-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分 天然食品添加剂 化学合成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组织 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 或分泌物及以微生 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 物的代谢产物为原 物质。 料,经过提取、加 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淀粉糖浆、 植物色素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对人体无害,大多数合成添加剂对人体有毒性,致癌物。要控制加入量。 一些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添加的限量 添加剂名称 食品 加入限量(mg /kg) NaNO2 午餐肉 125 NaNO3 午餐肉 <500 SO2 白糖 20 苯甲酸 干酪制品 1000 山梨酸 果汁类 600 EDTA 果汁类 250 各种食品添加剂有自己的质量标准(主要限制有害物质的含量) 例:山梨酸 GB 1905 - 2000 EDTA二钠 GB2760—96 甜菊糖甙 GB 8270-1999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5009.76--2003 三、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也是先分离再测定。 分离——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色层分离等。 测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TLC、 HPLC等。 测定的意义: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甜昧剂的检测 一、糖精钠的检测糖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甜味剂 其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其结构式为: 难溶于水,故生产中常用糖精钠。 糖精钠—— 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下溶于乙醚,热稳定性比糖精好,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糖精钠、糖精对人体无营养价值,不分解、不吸收,随尿排出,致癌性有争议,ADI值 0—2.5。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酱菜类、复合调味料、蜜饯、配料酒、 雪糕、冰淇淋、冰棍、糕点、饼干和面包, 糖精汁、果汁(味)型饮料 用于瓜子 用于话梅、陈皮类 可与规定的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 液相色谱法检测 色谱条件 检测器??UV-Vis,λ=230nm; 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 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甲醇=(95+5);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μL; 柱??温??室温。 薄层色谱法 原理 酸性条件下,糖精钠经乙醚提取、浓缩、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后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 聚酰胺分离 展开剂:正丁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异丙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显色剂:溴甲酚紫溶液(0.4g/L) 酚磺酞比色法 原理 样品中的糖精钠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分离后,与酚和硫酸在175℃作用,生成酚磺酞,再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色溶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说明 1、本法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糖精充分与酚在硫酸作用下生成酚磺酞,应严格控制在 175±2℃温度下反应 2小时。 2、苯甲酸等有机物对测定有干扰,故要通过碱性氧化铝层析柱以排除干扰。 纳氏比色法 原理 糖精钠在酸性溶液中经有机溶剂萃取,经过消化变成铵盐,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一种黄色物质,根据颜色的深浅与标准比较定量,反应式如下: 2K2[HgI4] + 4KOH + NH4+→NH2Hg2OI+7KI+3H2O + K+ 其他甜味剂及其检测 阿斯巴甜(ASPARTAME) (蛋白糖)(合成) 学名: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是天门冬氨酸 +苯丙氨酸组成的二肽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180—200倍。在体内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代谢,直接水解成两种氨基酸为人体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