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选自考大纲要考求核点简答论述部分.doc

现代文选自考大纲要考求核点简答论述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选自考大纲要考求核点简答论述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要求考核点答案 《阿Q正传》作者:鲁迅 1、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 “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2、分析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4、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 两方面分析评价:一、肯定阿Q要革命。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二、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 阿Q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5、阿Q“大团圆”结局揭示了什么? 有主、客观原因。 主观上阿Q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客观上,阿Q是被由自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6、阿Q的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7、鲁迅对阿Q抱怎样的态度? 鲁迅对阿Q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8、简析赵太爷。 赵太爷是封建地主,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农村的土皇帝。他的性格是专横、贪婪、狡猾、狠毒。 9、简析《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 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 10、简析《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其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参照4),概述而言, 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 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 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11、《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特色。 主要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 一、典型环境。小说中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 二、典型性格。阿Q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塑造方法。 12、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最主要的是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有真意,少粉饰,勿卖弄,用简洁笔墨勾勒形象。 《伤逝》作者:鲁迅 1、《伤逝》中悲剧产生的原因。 有社会根源和思想方面原因。 封建性旧社会的压迫是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伤逝》以子君的悲剧控诉了封建旧社会,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这是作品一方面的思想意义。 悲剧主人公接受和信奉个性解放思想是形成悲剧思想方面原因。在封建性的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不可能仅靠着个性解放得到解决。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作品另一方面的思想意义,也是作品深刻而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特色。 2、分析子君形象。 子君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女性的形象。她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接受了个性解放思想,而她只是在婚姻自主的肤浅意义上理解。她又“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妇女要经济独立的思想。 子君形象的意义鲁迅正是通过子君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势力对妇女的压迫的惨重,并深刻揭示了个性解放不是妇女解放的道路。这是子君形象的意义。 3、《伤逝》的心理描写。 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是《伤逝》的艺术特色之一。 小说并不重在事件过程的叙述,而把笔力着重放在人物感情世界和心灵波澜的抒写上。对涓生,采取的是心灵自剖的方式细微地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心理描写,多通过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 4、《伤逝》的抒情特色。 浓烈的抒情是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这和以叙事为主的如《阿Q正传》是迥然不同的。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复咏叹,层层递进。通过奇异的想象,把感情形象化。细节描写。(如阿随弃而复归,这一情节隽永感人。)语言。 《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郁达夫 1、分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自叙传特点。 自叙传特点重要表现在两个主要人物身上。 概括而言,作品的两个人物,在“我”身上作者投入了自己的影子,抒发自己的感受;而陈二妹的形象,则带有“我”的情绪色彩。 2、《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陈二妹交往可分几个

文档评论(0)

knb7332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