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
2016-2017-秋季学期
对甬温线723特大事故的分析与思考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1.1事故回放
2011 年 7 月 23 日,电闪雷鸣的雨夜。 一列从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的 D301 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站下行温州南站 K585+700 处,与前方从杭州开往福州南的 D3115 次列车发生特别重大追尾事故。截至 7 月 29 日,事故已造成 40 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在铁路行车安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追尾事故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可是 7 月 23 日的雨夜,它就这样发生了。
事故发生在甬温客专(250KM/H 级别)永嘉站到温州南站区间的 K585+700 处,行车方向为永嘉至温州南的下行方向,下面给出的是事故沿线的示意图:
发生碰撞的是 ZY104615 号一等座车(定员72人)与 CRH1-046B ZY104600号一等座车(D3115次列尾,定员 64人)。后车 D301,为CRH2E型139号车组
D3115次的列尾 ZY104600 号车损伤最严重,几乎被压扁,D301次的5号车厢WR213905半骑跨在该车厢残骸上,沿列车行进方向的左边是向左颠覆悬挂在路桥上的WR213904号车厢。D301次以较大速度撞击 D3115 次列尾,因速度较快且 CRH1 型车的车尾呈圆弧型,故后车沿前车弧形车体骑跨前车并将其压垮,随后向左倾覆掉下路桥,WR213902号 WR213903 号车一同掉落,WR213904 号车与 WR213905 号车连接断开并侧悬于桥上
1.2事故影响
“7·23”动车追尾事件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当年发生事故后7月25日涉及高铁概念的股票几乎“全军覆没”。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该事件将促使中国反思高铁建设进度及未来的规划,高铁的整个产业链都将深受影响。各大媒体争先报道,社会各阶层十分关注事故原因。
2造成甬温线723特大事故的原因
2.1技术失误及人工不当原因
①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频繁的小故障
②CTCS-2系统应答机3~5KM 间隔放置的密度
③电务人员可能的严重违章操作
④调度人员可能的麻痹大意,疏于监管
2.2环境恶劣原因
①事发时恶劣的天气:大雨和雷暴,当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
3对于造成甬温线723特大事故的分析
3.1技术方面
7月23日19:00过后,甬台温沿线天气情况恶劣,大雨倾盆并伴随有雷暴。永嘉站至温州南站的下行线路出现红光带,温州南站工务电务出动沿线排除故障。已经晚点的 D3115 与 D301先后到达永嘉站,调度布置 D3115 开车,遇红灯转目视模式行驶。D301 在十余分钟后留有足够闭塞区间的情况下开车,工务检查沿线轨道无问题后销记。而电务为了解决红光带,违章将信号机改绿,在这个关键的时刻,D3115 刚刚从三接近的红色信号机前发车,以目视模式低速行驶通过该闭塞区间。当异常红光带消失时,列车正常运行产生的身后四个分区的色灯显示也随之消失。而调度也许对于频繁的红光带误报警已习以为常,在看到全线绿色灯号时对危险估计不足,认为列车的 ATP 系统可以保证安全,所以并未采取措施。然而可能是由于事故发生地点前后的闭塞区间恰好在两个 ATP 应答器组的区间内,所以ATP 系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一道保险——LKJ 系统,则由于信号机的绿灯而显示绿灯。D301 司机潘一恒在恶劣天气下按照信号行车,通过 CTCS-2 看到前方闭塞区间是绿灯,LKJ也显示绿灯,也许会很自然地认为 D3115 已经进站,尽管调度曾经提醒过“D3115 在区间,注意运行”也并未与调度核实确认。在错误的信号引导下,D301 向着在三接近以 20KM/H 目视行车的 D3115 高速驶来。在列车的头灯光柱的照射下,潘一恒在第一时间发现了 CRH1 型列车地铁一样的列尾,他立即采取紧急制动,然而一切已然无法挽回。在那个雷暴大作的夜晚,D301高速追及 D3115,D301 一至三位跌落桥下,四位挂于桥边,五位整体骑跨 D3115 列尾,同时祸及接触网导致电弧停电。D3115
的列尾被整体压垮,几乎压扁,列车的总风管破裂,自动紧急制动,司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向上报告乘客拉下紧急制动且接触网断电,而调度直到 8 分钟后才获悉事故的发生。
3.2人工及环境方面
由于大雨和雷暴的影响,当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号显示,使行车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