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应试宝鉴05.doc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应试宝鉴05.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应试宝鉴05

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 71. 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72. 策问:被察举的人,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 73.(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74. 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75.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76. 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 77. 生徒: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 78. 乡贡: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人称为“乡贡”。 79. 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 80.(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 81.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 82. 恩科: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 83. 科举制度的流弊: 唐:(1) 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2) 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与试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观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明清:(1)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 (2) 明清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 (3) 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 第十一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与发展 始于新石器时期,至先秦已有大量文物证明。 仰韶文化→新疆 夏商时代→西伯利亚 殷商移民→美洲 战国秦时→墨西哥 周朝→中亚,西亚 秦朝以后成规模的进行中外交流:中日,中印,中阿,中欧等 唐宋时已有大量史书记载。 汉唐有了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中外交流日益发展 西汉→印度洋 南北朝→阿拉伯 唐以后,到达更远 明代→非洲 明清→全世界 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 徐福东渡 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与一些人士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三座神山,请求秦始皇派童男女和他一起去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信了他的话,派数千童男女乘船随他出航。经过几年,花去了许多费用,并没有得到神药。徐福等人到达平原广泽之地,居留下来,称王不归。五代时,《六贴》中说,徐福到达的蓬莱即日本国,至今子孙皆姓秦。徐福墓,祠建在日本歌山县新宫市,成为名胜古迹。 (二)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非之间来往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是最早由德国人里希霍芬在1877年《中国》中提出的。 丝绸之路的名称与丝绸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货物有关。是古代联接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前4世纪——印度《政事论》提到中国成捆的绮(丝织品的名称)。 前1世纪——中国的丝绸在罗马受到热烈欢迎,被视为高贵与财富的象征。 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被匈奴人赶至中亚的大月氏人不愿再返旧地,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但了解了西域各地的情况。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加强了联系。使中国的中原王朝首次对西域的形势,地理,物产等有详细的了解,和西域的许多国家有了正式的往来。对于汉朝军队打败匈奴,维护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张骞的西行称为“凿空”,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东汉 ——班超出使西域,帮助各国铲除匈奴的势力,加强了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再次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AD97年——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波斯湾畔折返而归。 (三) 8.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受皇帝派遣先后7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印度洋,最远处到达红海,非洲东海岸。 9.迦叶摩腾、竺法兰 东汉明帝,梦见顶有白光的金人从空中飞来,次日召集大臣占梦,傅毅说金人是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18人西行求佛。 他们到了大月氏,遇见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邀请两人来华传教。一行人用白马驮经卷,来到洛阳。 68年,明帝下诏在洛阳建寺,纪念白马驮经,寺名叫“白马寺”。白马寺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 10.阿倍仲麻吕(晁衡) 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官至秘书监,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厚。 11.马可·波罗 1275年,随父亲和叔叔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1291年,马可波罗父子趁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下嫁波斯之便,返回欧洲,1298年,在对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了在华见闻,由狱友鲁思蒂谦记录成文为《马可·波罗游记》。 12.利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