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研问题集song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考研问题集song供参习

中国城建史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 1)秦汉时期 城市居民开始按闾里制修建住宅,都城实行多宫制,并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晋至隋唐时期 ①中轴线布局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 宫城单一居中,形成宫城、皇城、外城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 道路网由简单,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态为规整棋盘,里坊制形成,发展到整齐划一。 ④市场由城北迁至城南——前朝后寝,且市场集中 ⑤物质要集中,寺庙建筑大量增加 3)宋后 宫城居中,但全城对称不规整,到元后逐渐恢复匠人营国制 ②道路发展有自发倾向,商业与街巷结合形成商业街,城外形面关厢。到元后,道路逐渐整齐划一,中轴对称 ③“里坊制”瓦解,“街巷制”形成 ④园林建设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 1)、有些规划思想与周代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制度的记载有关 如《周礼考工记》越到后代越显著,唐长安只有局部体现,元大都全面体现,到明清北京就严格按此种规划布局 2)、有些规划思想与古代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关,儒家提倡 “居中不偏”等,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布局。还有秩序、伦理等也影响建筑群的严整。 3)、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自然观也有影响 4)、与阴阳,风水八卦景观念有史,主要建筑物要朝东等 5)、城市规划中关于数字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传统的观念,如用奇数门以突也中轴线布局 6)、另有“天人合一”与自然协调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 1)周代洛邑城 不十分规则的方形——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 中心部分建筑,分布在城中央偏南——与“王城居中”相符 2)曹魏邺城 位置——河北临漳附近 功能分区 一条通向城门的东西向干道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份。北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区,东为园林,西为戚里(贵族居)。宫殿“前朝后寝”,南部为居民民住区,坊里规整,内有三市,还有手工业作坊 道路系统 采用经纬涂制分而均衡,分布均衡。呈方格网形,南北向干道有三条,中间条是全城中轴线。 水系园林 城中水系由西北漳河引水,由三台下流入铜雀园及宫殿区,分流一部份到坊里区,由东门流出城外。 规划思想及特点 ——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即有城廓之分,又有汉代宫城与外城之分。 ——方格网道路,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 ——中轴线索对称布局应用于整个城市,道路分级明确。 3)隋唐长安 规划人员:隋:安之恺 唐:阎立德 总体布局:城市由宫城、外郭城和皇城组成。宫城位于北部正中,规整方形。皇城在宫城南,也呈规整方形,其间分布中央高级衙署和大庙社稷,朱雀大街为全城中轴线,外廓城为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 ③坊里:全城109坊,朱雀大街将其划分为二,东半54坊属万年县,西半55坊属长安县,东、西二市也如此。宫城和皇城两侧坊的面积较大,皇城以南较小,中轴线两侧最小。 规划特点: ——宫城居中,宫殿国家级街署为重心。 ——对称严谨,分区明确,规整的方格网街道 ——坊里匀称的规划格局,城市道路、坊里、市肆位置体现了中轴线对称 ——城市中设置集中的市 4)吴国金陵 规划特点: ——城市用地依自然地势发展,以险要为界,以玄武湖防御 ——皇宫位于城市南北中轴上,重要建筑以此对称布局。 ——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理念结合的典范 5)宋东京规划特点 ①开封三套城墙(皇城、里城、罗城),三套护城河,体现对防御的重视,但不规整。 ②城内河道较多,“四水贯都”,水运系统完备。 ③井字形方格网道路,以宫城为中心,但道路划分有自发倾向。 ④市肆分布在全城,形成商业街,但也有集中的市。 ⑤80余坊设八厢管理,废除里坊制。 ⑥三套城墙,官城居中,井字形道路对以后都城规划影响很大 6)元大都规划特点 最符合《考工记》:西建社稷坛,东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宫城居南,街道整齐,废弃金中都选址。 继承并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 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宫城包括海子绿化区) 完善的上下水道和排水系统 刘秉忠负责,规划意图得到了执行与贯彻,元大都的设计是以湖泊为中心和宫殿建筑开始的。 把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紧密结合,把北京的气候特点和街巷的划分紧密结合。 明北京 ①扩、改建 ——以徐达改建的元大都为基础,没有舍旧城 ——将城内河道截断,大运河的漕运不再入城,商业中心逐渐移至城南 ——加修外城大片市肆及居住区,将天坛及农坛包围进去 ②规划布局特点 ——恢复传统宗法礼制思想皇城为中心,东建太庙,西建社稷坛,城北设布。完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城市布局艺术方面,强调中轴线手法 ——北京内城街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