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doc

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概念和意义   l、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作用:   (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教师的教学目标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不可测量,目标可以测量。 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具有主观性。教育目的又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思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在漫长的教育实践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如柏拉图、拉伯雷、卢梭、梁启超等。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与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表述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