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PNBJT双极晶体管制备工艺流程
工艺设计报告
双极性三极管(BJT)简介
双极性晶体管是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豪泽·布喇顿因此被授予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极管的外形如下图所示,而类型有PNP和NPN两种,主要以NPN BJT为例进行讨论。
结构:
基本结构:
NPN BJT的工艺制备流程
1. 衬底制备
衬底采用轻掺杂的P型硅
2. 埋层制备
为了减小集电区的串联电阻,并减小寄生PNP管的影响,在集电区的外延层和衬
底间通常要制作N+埋层。首先在衬底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并进行一次光刻,刻
蚀出埋层区域,然后注入N型杂质(如磷、砷等),再退火(激活)杂质。埋层
材料选择标准是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要大,以降低集电区的串联电阻;在高温下,
杂质在硅中的扩散系数要小,以减少制作外延层时的杂质扩散效应;杂质元素与
硅衬底的晶格匹配要好以减小应力,最好是采用砷。
3.外延层
去除全部二氧化硅后,外延生长一层轻掺杂的硅。此外延层作为集电区。整个双极型集成电路便制作在这一外延层上。外延生长主要考虑电阻率和厚度。为减少结电容,提高击穿电压,降低后续工艺过程中的扩散效应,电阻率应尽量高一些;但为了降低集电区串联电阻,又希望它小一些。
4. 形成隔离区
先生长一层二氧化硅,然后进行二次光刻,刻蚀出隔离区,接着预淀积硼(或者
采用离子注入),并退火使杂质推进到一定距离,形成 P 型隔离区。这样器件之
间的电绝缘就形成了。
5. 深集电极接触的制备
这里的“深”指集电极接触深入到了N型外延层的内部。
为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需要制备重掺杂的 N 型接触,进行第三次光刻,刻蚀
出集电极,再注入(或扩散)磷并退火。
6. 基区的形成
先进行第四次光刻,刻蚀出基区,然后注入硼并退火,使其扩散形成基区。由于
基区掺杂元素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器件电流增益、截止频率等特性,因此注入硼的
剂量和能量要特别加以控制。
7. 发射区形成
在基区上生长一层氧化物,进行第五次光刻,刻蚀出发射区,进行磷或砷注入(或
扩散),并退火形成发射区。
8. 金属接触
淀积二氧化硅后,进行第六次光刻,刻蚀出接触也窗口,用于引出电极线。接触
孔中温江溅射金属铝形成欧姆接触。
9. 形成金属互联线
进行第七次光刻,形成互联金属布线。
10. 后续工序
测试、键合、封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EC 61730-1 2023 最新版中文标准.doc
- 论融资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以格力电器为例_.docx
- 配置管理程序(ISO20000-1:2018).docx VIP
- 德国柏曼年品牌策划.ppt
- 《内科护理》4第四节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课件.ppt VIP
- 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doc VIP
-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教师专业发展.pdf
-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ocx
- 陕西专升本英语3500词汇与高频词组.pdf VIP
- 2025年海南省公务员省考《行测》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