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文化

中国书法篆刻艺术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二、书法与文房四宝 (一)毛笔:笔法、笔势“柔”的特征决定了书法线务的韵律感、变化感,最能代表中国 文化的精随。 1、笔管:(1)战国时产生毛笔的加工业,“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渊 源久远,内涵深厚。 (2)“竹管”审美特征;“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笔直、气节 高苍翠修拨, 能入画、诗;寓意吉祥;“空心“虚怀若谷”可作乐 器。如: 竹笛、空心可发声。 2、缠束:(1)动物的毛束;加工成型须一百多道工序;柔、弹性、刚柔兼济、能 直能曲、能刚可柔、变化万端;古有雅称为“毛锥”。 (2)“一枝毛笔写尽了中国的文化”,由一枝毛笔说开去。 3、特点:“尖、齐、圆、健” (二)墨 1、6000年前,原始先民有矿物质墨、石墨残存的痕迹,这时文房四宝只缺宣纸。 2、传统墨锭加工类型;松烟墨、油烟墨、现代选烟墨使用方便、携带便捷。 (三)纸 1、西汉造纸术出现,东汉造纸专家、蔡伦(历史将造纸的成就归结集中于他一人) 2、“宣州”安徽、故得名,类别:(1)生、熟、半生半熟(2)特性 (四)砚:6000年前已有雏形,艺术性及实用价值综合于一身 三、书体的演变历史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逐渐产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1、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结体上 虽然大小不 一,错综变化,笔道 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但 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备书 法的三个要素, 即用笔、 结字、 章法。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 3、小篆 秦统一六国,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也叫“秦篆”。在大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笔划较细 ,匀圆齐整,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统称大篆。) 4、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称之为“隶变”。隶书结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蚕头燕尾?: 释义——?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疾。比喻隶书的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燕尾。 5、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字形较为正方,点画规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有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多以碑刻的形式传世,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奚真墓碑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其中颜真卿、柳公权后世又有“颜筋柳骨”之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赵孟頫并誉为楷书四大家,简称“欧颜柳赵”。 6、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由张芝所创,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