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ppt

  1.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

史家三长 史才:历史研究与写作才能。 史学:掌握史料的广度与深度。 史识:对史料正确鉴定与裁取,善恶必书的实录精神。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汇聚他人的解释;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解释原文,发表个人意见,引述他人解释; 《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解释原文、说明地理、音注。 总结: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特征 第一、官方控制史学的程度加强。 第二、更加重视史学的鉴戒作用。 第三、史书种类与体裁的多样化。 第四、史学思想理论空前发展。 思考题 1.唐代修史制度与史学史的发展。 2.试评《史通》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成就与历史影响。 3.试论唐代史学的成就与历史地位。 4.论唐代典制体史书的发展与影响。 5.如何看待唐前期与后期史学的演变。 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史 第一节 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史学 第二节 宋代史学 第三节 辽金元史学 重点:编年体的完善、新体史著 难点:宋代史学的历史地位评价 四、史学 其一,修史机构空前完善。 其二,史著体裁更为完备,名著名家涌现。 其三,少数民族史研究受到重视,著述增加。 其四,当代史的编撰受到重视,成就斐然。 其五、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金石学、方志、史论、史考等有新的发展。 起居院、时政记所、日历所、编修院、 会要所、玉牒所、编修敕令所、编类圣政所 (一)旧、新《五代史》 (二)《新唐书》 (三)《资治通鉴》 (四)《通鉴纪事本末》 (五)《通志》 第二节 宋代史学 第一、纪详志备,内容丰富,保存原始资料之功大。 第二、五代独自成书,另以世袭、僭伪列传记载十国史事。 第三、个别体例有创新(选举志)。 第四、前后矛盾、互相重复、曲笔虚美等缺点明显。 旧五代史 第一、奉行春秋笔法,私修旧史。 第二、体例上有所创新。 第三、用笔凝练,求其简要。 第四、格外重视史论。 第五、删削不当,史实不明。 新五代史 (一)旧、新《五代史》评价 (二)新唐书评价 第一、依春秋笔法重修旧史,叙论中褒贬人物。 第二、事增文省,多有删削。 第三、在表志上有所创新(仪卫志、兵志。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第四、文风前后不一,列传安排用心良深。 第五、追求春秋笔法,导致删节不当,史实不明。 (3)评价 优点: 第一、完善编年体史著体裁和修史方法,开创通鉴学,影响深远。 第二、将会通思想与鉴戒论发挥到极致。 第三、考史有法,评史有则,垂范后世。 第四、保存了十分丰富的古代史料 。 第五、树立历史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缺点:详於理乱兴衰,而略於典章经制。 封建时代最成功的编年体通史。 (2)宗旨思想 第一、以史为鉴,治国之用。第二、扬善惩恶,道德淑世。 (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的杰作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第一,重视历史的鉴戒作用。 第二,反对正统论,强调据实而书。 第三、反对谶纬神学与鬼神迷信。 第四,略远详近的史著编撰思想 (四)通鉴纪事本末 “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 1.评价 第一、创立了以事件为中心的编纂体裁,有文省事豁的优点。 第二、择关系国计民生之军政大事,史鉴治政的特色明显。 第三、取材全自《通鉴》,史料价值不高。 第四、以事为主线著史,独立成篇,有割裂彼此联系、难于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缺点。 (五)通志—纪传体通史的再造 1.体例内容:本纪、后妃传、年谱、略52卷、世家、宗室传、列传、载记、四夷传 2、评价: 优点: 第一、著史求其会通,自成一家之言。 第二、据史直书、反对任情褒贬。 第三、反对天人感应、灾祥说。 第四、主张实学,反对空谈义理与辞章之学。 第五、注重自得,提倡成一家之言。 缺点: (3)评价 缺点: 第一、贪多求全,粗略不精处多有。 第二、二十略之外部分,多袭旧希创新。 优点: 第一、著史求其会通,自成一家之言。 第二、据史直书、反对任情褒贬,显其独特。 第三、反对天人感应、灾祥说。 第四、主张实学,反对空谈义理与辞章之学。 第五、注重自得,提倡成一家之言。 《史通·二十略》 总天下之大学术 二、史考 新唐书纠缪、困学纪闻、容斋随笔、梦溪笔谈、黄氏日钞 三、其他 (一)修史制度 (二)史学思想 (三)史类著作: 方志学 金石学:集古录跋尾、金石录、隶释 目录学:崇文书目、秘书总目、中兴馆阁书目 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笔记: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 第三节 辽金元史学 一、史著 二、其他 一、史著 (一)文献通考 (二)宋辽金史 (一)文献通考“得千古史学之大全” 1.体例内容:典制体通史 文引旧制 献用他评 考以己见 通达古今 2.宗旨思想 3.评价 第三节 辽金元史学 (3)评价 优点: 第一、继承和弘扬史学会通精神。 第二、补充拓展典制体史著体例与内容。 第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