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次雷雨大风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一次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关键词:
图1 2010年2月28日20时500hpa(a)、700hpa(b)、850hpa(c)高度场及海平面气压场(d)
3 水汽和不稳定能条件
对流的产生首先需要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层结中的不稳定能量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只有在外力的冲击下,触发气流强烈地上升,才能爆发对流。
图2a显示,湿区主要处于850hpa,雷雨大风发生区处T-Td≤4℃湿区中。700hpa(图2b)湖南西部为相对干区,有利于低层能量聚集。配合各层流场,可以看到低空西南急流起着水汽输送的作用。西南涡后部带来干冷空气,东南部则为暖湿空气开成湿区。强对流天气正是在此低涡切变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对流云团,并随低涡东移发展影响我省。图3b显示,对流爆发所需要的不稳定能量从28日上午到晚上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28日08时湖南境内的对流有效位能从0到555.6J.kg-1。850hpa高能舌从西南伸向我省(见图3b)。20时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对流层中上层成上干下湿状态,K指数为40℃,SI指数为-3.68,表明湖南境内层结出现对流性不稳定。另外,从1000hpa到700hpa存在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风暴的发生与维持。
图2 2010年2月28日20时850hpa流场和温度露点差(a)、700hpa流场和温度露点差(b)
(黑色虚线为雷雨大风发生区域)
图3 2010年2月28日20时 T639 850hpa假相当位温(a)、温度对数压力图(b)
4 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
由图4可见,地面1000hpa流场上,湘赣境内北部有一偏北和偏南方向明显的中尺度辐合线,地面10m风场也与之相对应。说明地面有弱冷空气活动。强对流天气的发展、维持与东移,此辐合区与雷雨大风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同时,天气区内从低层到高层(850-200hpa)为一致的上升区,最大上升值为-1.2hp.s-1,位于850hpa层,且与带状回波走向一致(东北--西南向)。在这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雷雨大风及其强雷暴在这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下得以爆发。
图4 2010年2月28日20地面1000hpa流场(红色虚线为中尺度辐合线)与T639 850hpa垂直上升运动场
4 雷达回波演变及速度场特征分析 2月28日晚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受高空低槽、低层低涡切变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经分析发现,此次过程回波发展旺盛时排列成带状的雷暴群,具有多单体风暴回波特征,带状回波为其典型特征。
图5 2010年2月28日21时10分组合反射率(a)与基本速度场 (b)
如图5a所示,2月28日19-20时左右,由湖南境内的移入我省西北部的带状回波东移过程中它发展极其迅速。由于受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形成带状强回波带。21时左右位于我省萍乡、九江一带。带状回波长约300km,呈东北--西南向,北段宽度大于南段约为50-60Km,南段约为5-10km,回波中心最大强度为65dbz。同一时刻,该段上的回波生消合并,形成多个对流单体继续发展增强,快速东移。据中尺度站重要天气监测23~01时段,强中心所经之处,共有53站93点出现雷雨大风,1站1点出现短时强降水。强回波00:00时达到最强,位于南昌--抚州--赣州一线,已形成典型的带状特征(图5a)。图5(a)(b)是21:10分1.5℃仰角的组合反射率和对应速度场(V)图。由图5a可见,在带状回波的中心处出现反射率大于65dbz的强度色标,而这个强反射率值区对应径向速度西北方100KM处,出现中气旋、气旋性辐合场及逆风区。同时南段末端也相应出现一对速度对(+27m/s -20m/s),造成上述地区出现雷风大风和强雷暴天气。随着回波的东移,01:00时左右,该回波带分断裂为二段,北段影响婺源、景德镇、余干、万年、进贤一带,南段则影响抚州地区的资溪、南城、广昌、东乡以及兴国、宁都、新干等地,给上述地区带来雷雨大风天气。之后,从T639逐三小时850hpa温度露点差及相对湿度场上可以看到(图略),由于低层(850hpa)水汽输送带的切断以及辐合上升区的东移,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消失,整个过程宣告结束。
5 结语
(1)2月27~28日,西太平洋副高稳定少动,使得江西处在副高北部边缘,是雷电在午后到夜间发展的背景条件。地面有很弱的冷空气活动,弱冷锋和静止锋。天气背景与江西“暖区”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相一致。
(2)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有槽东移,低层有低涡切变,地面配合低值系统及冷空气侵入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雷雨大风发生前大气层结不稳定,不稳定能量有一个增加的过程,对流层中上层有明显干层,低层有明显的强垂直风切变,地面存在明显的中尺度辐合带,对飑线的快速发展和移动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代理市级财政非税收缴业务协议书5篇.docx VIP
- DL_T 5369-2021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 火力发电工程--可检索可复制.pdf VIP
- 世界预防溺水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68题).docx VIP
- T_CAGHP 065.3-201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算定额(试行)(上册).docx VIP
- DBJ∕T 15-126-2017 公共建筑能耗标准.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宝安中学初中部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数据中心TIER标准:运营可持续性.pdf
- 《劳动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大学外国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联通评审专家题库-全量(含答案).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