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米勒《拾麦穗者》 命题规律: 1.题型:基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2.能力层次:主要考查识记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较低,难度系数小。 3.考查方式: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命题,体现本专题作为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特色之一。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本专题内容虽与西方社会演变紧密相连,但相关内容在其他专题中已考查,所以本专题不构成高考热点。 2.趋势分析:本专题2011、2013年命题,出于试题覆盖面积专题平衡,2014年高考不排除命题可能性。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请你吹起预言的号角,唤醒沉睡着的人类!西风啊,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根据材料思考: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学思潮。 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居住在污秽不堪的破屋里,身体备受摧残。一个男人一天至少劳动13小时才能挣得2个法郎。……而时价一公斤面包卖30—50生丁,一套男人的衣服卖80法郎。工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年。 ——吕一民 著《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 (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1820—1823西班牙革命 (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 (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 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反专制革命 动荡的法国 动荡的欧洲 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三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贫穷、暴力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期待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 ——《世界文明史》 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 影响 特征 背景 时期 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 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欧洲,讴歌革命,讴歌英雄; 经济:工业革命下贫富分化; 思想: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 △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突出感情世界; △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精神寄托。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不懈斗争。 法 雨果 英 雪莱 俄 普希金 英 拜伦 评价 作品 国家 人物 奥地利 舒伯特 德国 贝多芬 评价 作品 国家 人物 九部交响乐 《小夜曲》《野玫瑰》 《春之信念》 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 歌曲之王 《唐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西风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 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音乐 早期作品: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 ■开浪漫乐章之先河■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体现贝多芬向往民主共和,反对帝制的革命精神。 贝多芬 早期作品: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作品: 更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 特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贝多芬 ■开浪漫乐章之先河■ (2013年高考福建卷,23)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