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生态学导论
? 案例 沙尘暴持续南移,去年开始影响到武汉 第一大内陆湖青海湖水面持续下降 黄河年年断流,断流面不断上移到黄河中游 陕西榆林地区沙进人退(现已治沙成功) 国家投巨资建设的三北防护林效果无法显现 ? 沙尘暴的形成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 沙尘暴的危害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近5年来, 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 过200多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 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沙尘暴(北京) 3月10日,故宫笼罩在浮尘之中。?当日,北京出现浮尘 天气,市区能见度降低,人们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散的 尘土气味 沙尘暴 沙尘笼罩下的北京城 沙尘暴(哈尔滨) 3月10日,哈尔滨出现沙尘天气,城市天空被黄色沙尘笼罩。 沙尘暴(长春) 3月10日,沙尘笼罩长春街头 沙尘暴(沈阳) 3月10日,沙尘笼罩沈阳街头 沙尘暴(呼和浩特) 3月9日,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市民在外出时戴上了纱巾或口罩。 新疆出现罕见红色沙尘暴 3月12日,新疆阿图什市环保监测人员在沙尘中工作 新疆沙尘暴 3月12日,新疆阿图什市的汽车开灯在风沙中行驶 沙尘暴(新疆) 3月12日,沙尘天气使新疆库车县城一片灰暗 3月12日,因能见度低,新疆库车县的汽车在风沙中开灯行驶 3月12日,新疆库车县一名维吾尔族女士在风沙中掩面而行 粉妆素裹 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下的粉色雪 粉雪缘于沙尘天气 漂浮在高空中的浮尘颗粒与来自北太平洋的冷湿气旋遭遇后,浮尘颗粒随后与水蒸气发生微小的化学作用,夹杂着浮尘的雪花便呈现出粉色 . 气象专家指出,俄罗斯境内降落有颜色的大雪也说明目前亚洲东部地区沙漠化程度仍然很严重 “黄雪” 沙尘暴席卷韩国?首尔下起“黄雪” 埃及沙尘暴肆虐 3月7日,游客在埃及开罗郊外吉萨金字塔参观时蒙头前行。 青海湖湖面下降原因 天灾: 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流入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而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成必然。 人祸: 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物种减少。湖周边涵养水 源的没有了,青海湖面积严重萎缩。 黄河断流状况及原因 黄河从1972年首次出现断流,26年来共有20余次河床干枯,平均4年3次断流。到了90年代,它年年春季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界面越来越靠近上游。 断流原因固然有黄河水资源不足的因素,但饮用水量超过黄河负载能力和缺乏统管、水资源浪费则是断流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失踪了的黄河下半身 黄河断流,意味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正在继续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着下游经济发展和民众生存。 黄河断流,还将对中华文化、民族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北防护林简介 “三北防护林”是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系统的总称,它西起新疆,经由内蒙等省内,东至黑龙江,绵延万里,蔚为壮观,是新中国建立50年来所实施的最大一项“绿色工程”。?也被称为“绿色保护神”。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阿尔及利亚“绿色坝项目”、美国“罗斯福工程”号称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级造林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又为四大之首 。 无效的三北防护林 三北”中的很多地区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不适宜大面积森林分布。树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试图通过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提高到15%,代价巨大,水分、温度和风速等注定了这是个“童话”。我们承认大西北经过人的努力,长出了不少树木,但这个代价是动用了后代的水资源。其实,用树木去阻挡土地荒漠化的效果,远不如用草在源头“捂”土壤明显。 造成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 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加剧 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无节制开采 根本原因: 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评价问题 哲学观念上找根源 原因分析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环为代价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是对人本身的不尊重 人是社会的人,更是自然的人 人与自然合谐共存 中国古代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我们破解环境困局的思路 人和自然的关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