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访谈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品一定要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有关 ——张晓刚访谈录 ? ?   张晓刚个人简历   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   1982年毕业与四川美术学院。   同年到昆明市歌舞团工作。   1985年调回四川美术学院任教。   1999开始在北京居住,职业艺术家。 ?   刘淳:你是85美术新潮一直走到今天的老将,那时侯在云南与你的伙伴们干过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比如《新具像展览》、组织西南艺术群体等等。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回想起那时的革命干劲还真让人感动。后来你的《梦幻与死亡》和《大家庭》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引起美术界和很多方面对你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后来的《大家庭》系列作品引起海外艺术领域的极大关注。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知识分子型的艺术家,从你85时期的作品走到今天,其中的变化明显可见。95年秋天我在撰写《中国前卫艺术》的时候曾经给你写过信,那时你早已调回四川美院,好像写过两封信,算是通信采访吧。结果你一直没有给我回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张晓刚:对不起,95年的秋天好像我不在中国,在国外住了一段时间,所以不会收到任何东西的。如果我在四川的话,接到你的信我一定会回信的。   刘淳:听说你搬到北京来了,而且是长久居住,是这样吗?   张晓刚:北京有些东西是很有魅力的,我很喜欢这些东西。在四川的时候就经常来北京,时间长了就出现问题,住的问题解决不了,住朋友家不行,老住宾馆也不行。还是应该买一处房子,这样每次来了至少可以住上一段时间,还可以在这里工作。我以前一直在成都,在那儿也有自己的房子,现在是婚姻出了问题,就不得不出来啦。这里的房子是租用的,也买了一套,目前正在装修。   刘淳:我始终认为艺术家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要了解一个艺术家,首先要了解这个人,以及他的成长和经历,这样对于认识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我想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或者他后来所获得的成功常常包含着许多看来互不相干的因素。因此,请你谈谈你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张晓刚:我个人的经历在早期的作品中的确起到许多直接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影响逐渐转化成对某种文化的和社会的看法。我是1958年在云南昆明出生的,四岁的时候父母亲由于工作调动去了成都,当时成立西南局,就随父母到成都了。等于说我是在成都长大的。“文化大革命”以后西南局解散,父母亲都很伤心,因为他们在文革中都被关进牛棚,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被整得比较惨,所以他们要求回云南。这样,我就随他们又从成都回到云南的昆明。   刘淳:你的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吗?   张晓刚:应该说都是革命干部吧。我父亲是学经济的,原来在西南联大学经济,然后又在西南联大入党并投身于革命。早年搞过学生运动,也被国民党抓过,又被共产党通过土豪劣绅这样的关系保出来。出来后就不能继续在学校学习了,然后就被安排到农村搞地下党的工作,组织游击队什么的。1949年解放的时候自然就留在昆明了。实际上我父亲是广东东莞人,早年曾以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广东师范学校,那会儿就跟共产党有些关系,然后就从香港到越南,再从越南进云南。后来又考上西南联大经济学专业。从解放以后他一直被整,我感觉他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后来整个人是失败的。我母亲在成都开始的时候是在检察院工作。后来挨整就被下放到粮店去买大米,回到昆明以后就只能分到粮食局,在工会做一些杂事儿,一直到退休都是这样。   刘淳:你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吗?   张晓刚:画画大概是四岁的时候,那时父母他们的工作都特别忙,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照孩子,所以就弄些纸啊笔呀的让我们几个孩子一起画画,为的是别出去乱跑。我们学画画的第一个老师是我的妈妈,她会画一点儿,我外公也会画画,外公是个老中医,以前会画些水墨,后来又教我妈我妈又教我们。我一直非常有兴趣,每天只要一放学就回家,回家就画画,还自己编连环画。我哥哥他们慢慢地就没有兴趣了,最后也就不画了。画到上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这样不行,总是瞎画不行,一定要正儿八经地学,但是又不知道该去找谁学。有一次我到一个同学家去玩儿,他也学过几天画,他有一本书,我记得是哈定的《怎样画素描》。看了以后才觉得画画不仅仅是好玩儿,而是一门学问。从那以后才开始知道达芬奇呀,米开朗基罗啊这些名字。那时候真的是很想找一个老师认真地学习。   刘淳:那你找到老师了吗?   张晓刚: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好像是春节,我爸爸说我带你去一个画家家里看看,当时我特别高兴。其实我爸爸带我去的是他的一个老战友家里,那个老战友以前和我爸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在一个宿舍。一到他家我被震住了,满墙都是水彩画,而且画得非常好。当时我就和我爸说我要拜他为师,我爸没有同意。在我爸爸看来,学画画、学艺术简直是一件太无聊的事情,在他眼看那个战友一辈子都混得不好,就是因为他只会画画而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所以他就对我说:“别学画画了,没什么好学的,学了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