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江基本情况
商、周属巴国。秦属巴郡。自西魏置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朝改诺水县为通江县。宋末分通江县为上通江、下通江二县。元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清属保宁府。民国前期属嘉陵道。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分通江为赤江、赤北、红江三县和苦草坝、洪口两个特别区,川陕省首府驻通江城。解放后归属川北行署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行署,1993年划属巴中地区行署,2000年属巴中市至今。
[政区人口] 全县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524个村,3308个社,31个居委会。原有建制镇15个,建制乡59个,其中37个乡不逢集,占乡镇总数的50%,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2005年5月,全县乡镇区划重新调整,共撤销了25个建制乡镇和诺江镇、诺水河镇所辖7个办事处,保留了27了建制乡镇,扩并了22个乡镇。调整后,全县共有乡镇49个,其中镇14个、乡35个,平均每乡镇幅员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4897人。
[地理气候状况] 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米仓山东段南麓,东接万源市,南靠平昌县,西临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县城距成都540公里、重庆420公里、西安600公里。全县地形复杂,属中、低山区,地形大致呈“三山夹两谷”。三级阶梯状构造明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深切割中山区;南部为中切割低山区;南北之间为中切割中山区。北部中山区喀斯特地貌十分明显,诺水河溶洞群分布于此。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春旱、夏热、冬暖,灾害性天气频繁,重大气候灾害为夏旱、伏旱、秋绵雨。最高海拔2020米(位于空山综合林场内的挂宝岩),最低海拔305米(位于双泉乡通江河与平昌交界出口处,平均海拔550米。多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250—28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27.3mm,5—9月降雨量800mm左右,约占全年降雨量70%。有耕地56万亩,林地3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有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所)9个。
[主要经济指标] 2005年全县GDP实现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粮食总产量达到34.1万吨,比上年增长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22万元,同口径增长11.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3亿元,同口径增长28.6%,实现了收支平衡。全县绿色经济增加值实现10.6亿元,比上年增长9.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工业总产值实现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9.4 %;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全县旅游经济得到了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5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分别增长42%和68%;全年劳务输出18万人次,创收3.2亿元。
[人民生活]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1元,比上年增加296元;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83元,比上年增长9.7%;居民储蓄余额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帮助了3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3万元,有效解决了87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中面临的资金困难。
[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特色产业效益增强。2005年“两耳一菇”产量达1420吨,产茶213吨,干果产量达1100吨,山野菜产量达1160吨,绿色经济产业增加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二是品牌创建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雪花牌通江银耳、雪花牌通江木耳、雪花牌通江香菇等3个绿色食品品牌和通江银杏、空山核桃2个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并获得通江银耳产地认证。三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培育了通江县银耳公司、山霸王公司、金苗粉业公司、康梦茶叶有限公司、鸿盛食品公司、罗村茶叶公司等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四是专合组织蓬勃发展。全县发展农村各类专合经济组织78个,其中专业协会10个,专业合作社63个,专业市场5个,实现经济收入3.3亿元。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2004年建成了通乡油路50公里,新建村道路320公里,完成了33条乡道路的集中整治;水利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全县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和二郎庙水库申报立项。新、改、续、扩建各类水利工程3310处,新增、恢复蓄水能力60万方,解决了农村及场镇1.9万人的饮用水困难;能源和通讯建设取得新突破。基本完成了二期农网改造,农户通电率达到95%;新增固定电话4200部;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天保”人工造林0.9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飞播造林3.64万亩,完成退耕还林0.5万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通江,位于四川东北部,古属巴国,秦属巴郡,西魏置县,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