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相声节奏
作者:刘梓钰
发布时间:2002-5-14 22:32| 发布者: 海客| 查看: 4276| 评论: 0
一、流转如弹丸
你听过王佩元、常宝霆合说的相声《挖宝》吗?在这个相声的“底”中,王佩元有一大段吟诵。他将七十多种药名,罗列在一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既利落,又俏皮。
听后,你除了从可笑的“包袱”、幽默的表演中感受到滑稽(喜剧)美外,不是还从王佩元那抑扬有节、顿挫分明、流利轻快、语似贯珠的吟诵中得到一种优美的享受吗?
这段吟诵,在相声中叫“贯口”。所谓“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相声演员将“贯口”同“一头沉”、“子母哏”并列为对口相声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它并不能独立存在,必须要同“一头沉”或“子母哏”结合起来。相声演员之所以将它作为一种基本表现形式,我想,这或许正表明他们杰出的艺术见地:通过“贯口”,他们是不是发现了相声艺术除了具有滑稽(喜剧)美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形态的美呢?
“贯口”给人以美感,主要靠语言的节奏。
节奏,主要是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没有语言及吟诵的轻重缓急,便没有“贯口”。“贯口”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主要是因为它的节奏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和谐,符合我们的节奏感。人体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如果“贯口”本身的语言节奏与其相符合;如果演员的吟诵字清意明,流利俏皮,“慢中藏紧,紧中蕴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出气平和,吸气悠然”,与其相和谐;那么,我们便会觉得每一个字音和每一个节拍的长短、快慢、强弱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从而,感到愉悦,感到满足。相反,如果语言本身的节奏杂乱无章,或者平板单调;如果演员吟诵的字音和节拍长短错置、快慢不分、强弱失调、丢拍落字;总之,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左,那么,我们就感到发“拗”,全身的肌肉就仿佛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 “贯口”,给人以美感,还因为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
“预期”,是节奏感的一种具体体现。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我们欣赏音乐不是常常用手、用脚去打拍子吗?打拍子,一般只打强拍,也就是戏曲、曲艺音乐所谓的“板”。听到上一拍,我们就预期到下一板的高低、快慢、长短;如果下一板果然与所预期的相符,美感自然加强,否则,美感就会遭到破坏。
欣赏“贯口”,也有“预期”。比如:听《挖宝》。王佩元的大段吟诵:
看起来,强拍的周期再现,远不如音乐以及山东快书、快板书规则,但却有规律可循:首先,每种药名的头一个字基本是强拍,末一个字往往是弱拍,不受药名字数的限制;其次,字数相同的药名,拍节基本相同。这段贯口节奏之所以比较自由,主要因为它不是韵文,而是散文。为了把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到观众耳朵里,演员必然就不能象演唱山东快书、快板书那样,使拍节的周期比较一致。但是,由于不同字数的药名有着不同的拍节,由于作者和演员利用了节奏上的这一变化,再加上王佩元吟诵时较好地使用了休止符,不但换了气,还起了半终止的作用,所以,这段贯口听来富有流动感,既错落有致,又流畅活泼。
显而易见,以上节奏,我们完全可以“预期”。王佩元的表演,满足了我们的“预期”,自然,我们也就产生了一种优美的感觉。倘若王佩元“吃了栗子”,或干脆忘了词,那我们的“预期”就落了空,优美的感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听“贯口”,“预期”节奏不用手,也不用脚,而是用全身的肌肉。就是说,全身的肌肉都在打拍子。其实,欣赏音乐也是如此,我们不是有时既不用手,又不用脚打拍子也照样能“预期”下一板的轻重缓急吗?
“贯口”给人以美感,还因为它的节奏也同语言一样,是传达内心生活的媒介。 相声艺术家把他们的思想情趣表现在“贯口”的语言音调和节奏里,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呼吸、循环、发音乃至全身肌肉的和谐活动,从而,体验和感染到他们的思想和情趣,发生共鸣,产生美感。
还拿《挖空》的“贯口”来说吧:节奏开始较慢,每分钟约一百拍,然后逐渐加快:一百八十拍、二百五十拍、三百拍,最快达到每分钟三百八十拍,只是到结尾才慢下来,恢复到开始的速度;虽然有顿有挫,总的趋势却是越来越快。音调开始较低,逐渐变高,虽然有扬有抑,总的趋势却是越来越高。从这样的节奏、音调中我们不是分明可以感受到工人阶级变废为宝,为民立功的自豪感吗?
又如:传统相声《八扇屏》中有一段关于“浑人”的“贯口”:
秦始皇命王翦并吞六国,在夜间仍得一梦,梦见黑娃娃白娃娃双夺日月。惊醒后心中忐忑不安,恐怕江山落于他人之手。修下旨南修乌岭,西建阿房,东开滞海,北 造万里长城,以防匈奴。不想江山传至二世胡亥之手,就有楚汉相争之事。自鸿门宴刘邦赴会,项伯、项庄拔剑助舞。鸿门宴多亏大将樊哙,保走刘邦。楚汉两路进 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