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舍《茶馆》 与田汉《关汉卿》专用课件.pptVIP

第四章 老舍《茶馆》 与田汉《关汉卿》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老舍的《茶馆》与田汉的《关汉卿》 第一节 老舍和他的《茶馆》 一、作家简介:“文艺队伍里的一个劳动模范” 1.老舍的生平(1899.2.3~1966.8.23),老舍在20~40年代可谓硕果累累,《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的问世,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地位。 解放后,老舍主要创作剧本,最为轰动的是话剧《龙须沟》(1951)、《茶馆》(1957) ,他被授予杰出的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称号。 2. 老舍17年时期的戏剧创作 从1949年底回国到1966年8月的16年间,老舍一共创作剧本23个,其中多幕话剧13个,主要有:《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花秋实》《女店员》《全家福》《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红大院》《神拳》《一家代表》《宝船》《火车上的威风》等;独幕话剧1个:《生日》;曲剧1 个:《柳树井》;二人抬1 个:《走西口》;歌舞剧1个:《消灭细菌》;多幕歌剧2个:《大家评理》《青蛙骑手》;改编戏剧4个:《青霞丹雪》《十五贯》《荷珠配》《王宝钏》。 二、老舍代表剧作欣赏 1.《龙须沟》简介: 三幕话剧《龙须沟》写于1951年,发表于同年《北京文艺》创刊号,共三幕六场。这个戏的题材是解放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整修天坛附近的一条臭水沟的故事,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热爱之情。 2.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 1)《茶馆》的写作与演出 《茶馆》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7月创刊号,是老舍剧作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一出戏。 《茶馆》先后于1958年、1963年、1979年和1991年8月由北京人艺四次演出。1980年秋,《茶馆》作为我国第一个出国演出的话剧剧目,应邀去西德、法国、瑞士,其后又去日本演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 2)《茶馆》的剧情与主题 《茶馆》写的是旧北京一个名叫裕泰的老茶馆的变迁和茶馆掌柜王利发一生的遭遇,以及进出于这个茶馆的各种人物命运的浮沉,真切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的苦痛,艺术地概括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 3)《茶馆》的人物与艺术 《茶馆》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A、鲜明生动、富有深刻主题内蕴的人物形象。 一类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鹰犬爪牙和社会渣滓,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说媒拉纤的人口贩子刘麻子、相面为生的鸦片鬼唐铁嘴、特务打手吴祥子、宋恩子和二德子之流。 王利发:胆小圆通 常四爷:正直侠义 是一个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旗人形象,老舍对他的评价是:“正直,体格好。”他为人刚强、耿直、豪放,他既痛恨清王朝的腐败,更憎恨洋人在中国的肆虐,他敢说敢道,敢于骂洋教,更敢于说“大清国要完”。为此他被抓去坐了一年牢,丢了吃“铁杆庄稼”(即吃皇粮)的特权,耗尽家业。王利发称赞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为,专打抱不平”。但到头来,他也流着眼泪对王利发说:“我也不比你强啊!……七十多岁了,只落得卖花生米!”他的一生说明,靠个人奋斗是行不通的;还说明在黑暗冷酷的旧时代、旧社会里,民众的爱国思想也受到了残酷的压制,爱国行为就更没了实现的可能。这样的时代、社会,其灭亡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秦仲义:骄傲自负 是应“维新”“改良”之运而生的民族资本家形象。老舍对他的评价是:“阔少,后来成了资本家。”出场时,他是一个血气方刚、孤高自负的阔少,他凭借自己的雄厚财力,幻想实业救国。他不惜卖掉房产土地来办工厂,开银号,雄心勃勃,结果是:他的工厂先是被日本抢占,后又被国民党作为“逆产”没收、拆毁。最后,他悲愤地总结说:“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他的悲剧命运告诉人们:在旧中国,想走所谓“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是此路不通。 B、《茶馆》独特的构思和别开生面的戏剧结构 《茶馆》舍弃了“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传统戏剧结构方式,对民族传统戏剧的故事性营构有所扬弃,对西方戏剧艺术的结构形式有所借鉴,采用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戏剧结构,就是说,老舍话剧在戏剧结构的创新上融会贯通了外国的“平淡”与“真实”戏剧观和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神似的审美追求。 C、《茶馆》极其精炼而又十分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首先,人物语言是个性化的,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也只能由什么人说,闻其声知其人。 其次,老舍的语言极为精炼、简洁而又生动。能“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 再次,老舍的语言含蓄、风趣、幽默,话里有话,有言外之意,用老舍的话说,就是叫人听着有点滋味。 D、《茶馆》悲剧故事和喜剧样式 《茶馆》是悲剧与喜剧巧妙结合的珍品。深沉的悲剧内容通过幽默的喜剧形式加以表现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