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战略决战
学习目标 1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2理解首战东北战场的有利条件,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 3掌握三大战役背景、过程、意义和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等 教学重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教学难点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迅速垮台的原因。 * 一、三大战役 1.决战的条件 365万 430万 国民党军队 280万 130万 共产党军队 1948年7月 解放战争初期 解放军的坦克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民 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 国统区的饥民 延安 西柏坡 南京 沈阳 北平 徐州 武汉 西安 南京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 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决战的时机来到。 被动 低落 365万 略占优势 危机 国民党 主动 高昂 280万 大大改善 巩固 共产党 形势 士气 兵力 装备 后方 一、三大战役 1.决战的条件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①辽沈战役 长春 沈阳 锦州 塔山 黑山 营口 林彪 罗荣桓 辽宁 吉林 辽 北 安 东 热 河 河 北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江 苏 山 东 河南 安 徽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北平 天津 张家口 新保安 傅作义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解放地区 国民党军损失 部队和 指挥员 时间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慨况表 1948.9─ 11 林彪,罗荣桓 47万多 东北 1948.11─ 1949.1 陈毅,粟裕谭震林 55万多 为解放江南奠基 林彪,罗荣桓 52万多 华北 东北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聂荣臻 3.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