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幸存者脑中的秘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幸存者脑中的秘密

地震幸存者脑中的秘密 他们毫发无损,但脑部异变已被科学家敏锐捕捉 日期:[2009年9月18日]??版次:[AT16]??版名:[深度周刊 科技]??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0? 条 ? ????研究发现,四川大地震44名幸存者脑中控制情感的几个节点,如前扣带回、岛叶、尾状核、杏仁核、海马等区域,功能活动普遍比常人活跃。 ????8级大地震重创四川,赤裸裸地掠走生命和钱财之余,还给幸存者留下阴影。阴影并非仅仅表现为情绪低落,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相应部分其实有明显异动。一些异动,已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科研人员捕捉到。 ????这个新发现,再次将热门的脑科学带入人们的视野。而科研手段的革命性飞跃,正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大脑深处,更深处。 ????震后异动 ????平躺,闭目,随着按钮按下,窄床轻轻滑动,身体被带入巨型面包似的磁共振扫描仪中。在里面静卧一个多小时,深藏内心的一些秘密已悄然泄露在隔壁房间的电脑显示屏上。 ????四川大地震后13-25天之间,惊魂未定时,来自汶川、绵竹、什邡等重灾区的44名幸存者走入华西医院,经历了上述一幕。 ????年轻者20出头,年长者年过六旬,他们在惊天浩劫中,毫发无损,但都曾目睹地动山摇、灰飞烟灭,都有亲人死伤,心绪不宁。 ????在此前后,来自成都的32名健康人士也躺到磁共振扫描仪下。 ????电脑显示屏上的数据,找出了这两群人的真正区别。前者大脑中控制情感的几个节点,如前扣带回、岛叶、尾状核、杏仁核、海马等区域,功能活动普遍比后者活跃,系统的协调性减弱。 ????与此同时,两组人还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上打钩。 ????“我一阵阵哭出来或想哭”,“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活得更好些”,“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每个问题后都有四个选项,无,偶然有,经常有,持续不断,不同选项对应不同的分数。 ????在这两份特殊的答卷上,谁都不愿意得高分。分数越高,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越大。 ????结果尽在预料中:重灾区幸存者的得分整体高于成都人。 ????再将扫描仪探得的数据与自评量表得分相对照,两组数据呈正比。换言之,受试者前扣带回、海马等区域功能活动越强,抑郁焦虑的倾向越明显。 ????这份客观影像再次佐证着一个猜想:情绪波动不仅发生在意识层次,它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将来的某一天,判断一个人是否抑郁或焦虑,也许无需费太多口舌询问,可以简单地一“扫”了之。 ????这个发现,今年9月份以论文形式出现在美国《PN?A?S》(《国家科学院学报》)上,题目为《高场磁共振显示中国八级地震幸存者脑功能改变》,第一作者是华西医院放射科博士吕粟。《PN?A?S》是科学界最富盛名的三大学术杂志之一,与《自然》、《科学》齐名。 ????论文指导教师之一、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况伟宏说,评估幸存者的脑功能,预防创伤相关疾病的发生,是世界热点和难点,而这是首次发现大脑变化可在如此短时间内发生。 ????窥探“暗箱” ????在华西医院影像中心,身价最高的是3台3.0T磁共振扫描仪,每台约2000万元。正是它的同族,使人类大脑这个“暗箱”逐渐透明。 ????而最初,为摸透大脑是怎样工作的,科学家只能用鸟、狗、兔子等做试验,逐块摘除它们的脑组织,观察随之产生的变化;或者等待脑部受伤者出现,看他们的行为有何异常。将无数个案归纳推理,大脑认知的种种学说随之出现。 ????18世纪前叶,意大利医生和生物学家佛洛恩斯(Flourens)发现,把动物大脑分步摘除后,动物所有功能都在减弱,而不局限于某个特定部分。他据此认定,脑是均一的,没有功能区划。 ????而第一个广为人知的大脑理论———?颅相学,出现在18世纪晚期,由德国人加尔(G?all)创立。 ????大学时代,加尔常感命运弄人,一些同学没他聪明,成绩却比他好。他反复琢磨发现,这些同学有着相似的面孔:脑袋大大的,眼睛鼓鼓的。 ????加尔家里有很多仆从,有的洁身自好,有的偷窃成性。他挨个观察颅骨发现,后者的某个区域突起,前者则很平缓。 ????此外,加尔还观察了许多病人、犯人的头,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脑由27个区域组成,各区域有高度专一的功能,如后脑勺是好色区,耳朵后面是好斗区,某个区域越高凸,意味着相应的功能越不凡。 ????加尔的颅相学曾风靡一时,但也难逃质疑。一名法国生理学家把狗的后脑勺一点点切下后,狗逐渐失去有序挪动的能力,到最后,想左转时却右转,想前进时却后退,“后脑勺是好色区”一说自然瓦解。 ????1861年,另一名法国医生保罗·布洛克(Paul?Broca)也找到了有力证据。他接诊的一个右腿坏疽的病人,能听懂别人的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