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理【一江春水向东流】【工业化】中国工业的“苏联经验”
【工业化】中国工业的“苏联经验”:既告诉我们路在哪里,也告诉我们坑在哪里
发表:风炎
日期:2016-1-28
来源:http://www.dooo.cc/2016/01/40632.shtml
整理:〖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评】
作者从“人数”的角度,分析有素质的工业化“人口数量”与“工业化”复杂程度的关系,观点清晰,但深度尚浅。可以看看。
“老毛子”【苏联】趟出了另外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有经验,也有教训,值得“兔子”【中华】思考和借鉴。
一、为何苏联模式能指导中国几十年?
苏联是中国工业社会的母体。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给了中国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除了4亿美元的武器用来打朝鲜战争、防备美国外,还有十几亿美元的物资、技术和服务用来帮助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从数额上看,这笔援助不算大,是苏联对印度援助的1/3,比苏联给波兰的援助还少,只比五十年代美国给台湾1,000万人口的援助略多,何况其中大部分还是要还的贷款。
但从内容来说,苏联人算在20亿美元里的全是干货,是156个工厂的硬件,如果像美国人那样把专利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培训费都算钱,十个工厂都买不到。当然这只是个小便宜,大便宜是苏联手把手教中国建立了独立工业体系,从怎么生产塑料纽扣到国家计委怎么编制、执行“五年计划“。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主动技术转让,历史意义也独一无二。
“二战”之后,世界上大国实现工业化的,只有中国一个。和顶着“新兴工业国”头衔的小龙、小虎以及其他“金砖国家”比,只有中国是真正的工业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这一切都起步于俗称“156个苏联援助项目”的这次技术转让。
头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到今天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记事的时候,我还记得一个长辈自豪地发言:“我们企业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人才多得很,跑出个老鼠来都比你们地方企业的猫大”。话糙理不糙,他其实描述的是大企业员工调到地方后纷纷升任行政、技术骨干的事实。
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人才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全指望学校培养,必须在早期的大型工业企业中锻炼出来,而这些企业本身又是苏联援建的成果。中国的工业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苏联援助的人才这个“本钱”实在大到难以估量。
为此,中国不惜代价地优待苏联专家。在基层,极端缺乏工业人才的单位也尽其所能地优待苏联专家。我去过的一家国企,当年苏联专家的住宅被改为招待所,现在看起来老旧不堪,但听当地的人介绍,这个招待所曾经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是全县唯一有自来水和下水道的住宅。从这些细节来看,说当年的苏联专家在中国享有帝王级的待遇都不算夸张,毕竟到溥仪被轰走,紫禁城里也没通自来水。待遇高不仅仅说明中国人好客,更代表了中国人对苏联工业文明的无限向往。
当年对苏联工业文明的推崇虽然夸张,但这并不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全面学习苏联。孙中山、冯玉祥、盛世才……都曾是苏联的好学生。学习最彻底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不只从苏联拿到了巨额援助,更学到了苏联的建党、建国经验。国民党的党务系统完全是仿效苏联共产党建立的,国民党的特务系统是仿照苏联契卡建立的,黄埔军校是用苏联援助的卢布和枪炮建立的,北伐战争的军费仍然来自苏联,抗日战争有大一半时间国民党军队几乎全靠苏联军火支撑。
漫画《丁丁历险记》里面有个情节:丁丁以外国记者的身份到苏联游历,主人带他从远处参观庞大的工厂。丁丁趁陪同人不留神,从后面溜进工厂,发现这个工厂只是个空壳,工人在空壳里面烧稻草,好让烟囱冒烟,显得工厂在运转。这基本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对苏联的看法。希特勒也被这个说法忽悠了,最后以自己和第三帝国的可耻下场为西方人的偏见画上了一个句号。
西方工业化国家之所以不相信苏联模式,是因为凭他们自己的经验,实在没法想象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能如此之快,快到整个世界都不适应。更没料到苏联能从那么低的起点上迅速翻身。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年工业增长率6%,貌似不算高,但第二年增长率就暴增到20%左右,即工业每四年翻一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速稍有下降,从19.2降到17.3,即从四年翻番变成了四年半翻番。从1928年到二战开场,苏联完成了两个半“五年计划”,工业增长到1928年的七倍,不仅超过了日本、意大利,还超过了英国法国这样的老牌国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苏联工业甚至压倒了欧洲霸主德国,仅次于美国。苏联仅仅用了十二年时间就从一个半农业国变成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922年苏联建立,这一年出生的孩子差不多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去读小学,窗外的苏联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等到1941年德国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 第九课 你家有几口人?教案资料.ppt VIP
- DZ∕T 0291-2015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 太阳能路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教育行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doc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2024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VIP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通科题库 .pdf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