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2006年高级翻译院学考研试题分析.docVIP

北外2006年高级翻译院学考研试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外2006年高级翻译院学考研试题分析

北外2006年高级翻译学院考研试题分析 高翻试题第一卷为基础卷,第二卷为专业卷。据笔者分析,基础卷的难度高于专业卷。 第一卷,基础卷分析: 该卷分值为150分,各题分值分布如下: 1. 阅读理解50分 (multiple choice 24 points; true or false 12 points; gap filling 24 points) 2. 英译汉 50分 3. 汉译英 50分 该卷题型比较简单,但难度不小。 阅读理解:相对于其他院校试题,该卷阅读理解内容较多,篇幅都在2000字以上,考试时间消耗比较大,速度要求快,无形中提高了试题难度。此外,该题型答题方式多样,有multiply choice, true or false, gap filling,要求考生在考前针对各种题型做一定训练,以适应题型变化。 英译汉:这是一篇长达1千多字的议论文。其中部分字句以下划横线的方式勾出,为翻译内容。议论文不同于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往往形象化描写较多,而议论文则抽象化概念较多。这两者都是翻译的难点。在这篇文章中,抽象词汇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难点。 如: a. Every landscape bears the traces of this continuous and cumulative labor b. The cast will alter, but the set remains broadly the same. 在a句中,continuous and cumulative是一个难点,而b句中broadly不好译。这些都能给考生在极短时间内答题带来困难。此外,有的句子尽管意义浅显明白,但依然难以表达,如: c. To take inherent advantages, every civilization is born of immediate opportunities, rapidly exploited. 在c句中,immediate可理解但不好翻译。 议论文英译汉的一个难点是对原文的理解,而原文的理解又很大程度上难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抽象概念的翻译是议论文的关键,把握的这个点才能做好议论文翻译。 汉译英:汉译英是文学翻译,篇幅约为600字,为现代汉语散文,其中含有不少描写性文字,如:冲撞、跳跃、敞开、蹦、抬起、啄、嬉戏,这对于畏惧描写性表达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个难点对词汇量要求较大,而且对各个词汇之间的微妙差别亦有很高要求,而这恰恰是很多考生的弱点。 此外,该翻译的另一个难点是,很多同学在做文学翻译时很难译出原文的文学性,优美的文学作品最终被译成了文字生硬的应用文,文学性基本丧失。对于北外这样难度的汉译英,笔者认为,个人的语感、对文章风格的把握等等文学素质甚为重要。不少同学尽管英语写作能力强,但汉英转化能力却很欠缺,更难说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有很强的把握。所以,尽管应用文翻译得心应手,但做文学翻译却往往力不从心。所以,建议考生:如果没有较大的词汇量,较好的文学素养,一流的英语写作基础和长达1年以上的文学翻译训练,选择北外的试题要谨慎。 第二卷,专业卷分析:(总分150,英译汉75,汉译英75) 笔者认为专业卷的技术难度低于基础卷,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卷容易对付,如果对专业卷的出题方向把握不准确,考试同样难得成功。 首先,考生要对专业卷的出题方向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方向有所理解。90年代中期,李/岚/清副总理曾经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方向有过一个明确指示,即:北外要办成培养外交人员的大本营。之后,北外遵照这个指示发展学科方向,其高翻同传即是该指示的一个具体落实。 其次,所谓的外交方向实质上落在政治与经济两个层面。对于英译汉部分,要大量阅读英美报刊上的政治性和经济类文章,熟悉其常用句式和措词。譬如,在英译汉的第一篇文章中出现了inter alia一词,该词原为拉丁词,不少考生都不认识,其意义为“特别、尤其”。该词在China Daily等国内出版的报刊杂志上出现频率不高。对于这种词汇,如果不经常阅读New York Times, Los Angles Times等英美主流大报,恐怕很难熟悉它们的意义。 再次,对英美历史和文化,以及当今的政治经济格局也要悉知。什么叫Great Depression, 和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巴西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和西方大国的药品生产商有什么矛盾。这些知识要广博,否则难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现在的事实是,英文系有不少同学知识面狭窄,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做几个语法题,念几句labored English,其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很可能成为有大脑但没头脑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