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 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轼黄庭坚共同看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 船的尾部横放着一支船桨。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总计一条船上,刻着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大概是挑选窄而长的桃核刻成的。 学习课文第二段,想一想: 本段的主要内容如何?是如何具体说明的?从此可以看出来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学习课文第三段,想一想: 1、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为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 本段文字是怎样说明舟尾的情况的呢? 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 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学习课文第五、六段,想一想: 这两段各写了些什么? 3.从第2至5段中划出显示说明顺序的词语: 你认为这核舟的“奇巧”主要体现哪些方面? 体积——小 容量——大 刀法——精细 构思——巧妙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 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 三十有四。 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 总计 刻 和,同 刻 又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嘻,这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表转折可是 还? 满 原来是 同“拣”挑选 长 计算 窄 也 灵巧奇妙 惊叹语气“了啊” 研读第一段: 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 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的船舱雕刻了哪些东西。 作者先说了船舱的顶部的情况,又描写了船舱两旁有些什么,从此可以看出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重点写了苏东坡。 因为在三人中,苏轼居中,因雕刻者刻得仔细,其他两人则相对简略些。 其次,因核舟的雕刻主题为“盖大苏泛赤壁云”,所以苏轼应为主要人物。 例如:东坡的外貌刻画;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佛印所挂念珠之描述等都可看出。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居右者”和“居左者”。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左右舟子各具怎样的情态?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6 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闲; 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专注。 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 “舟尾横卧一楫”,暗示小舟处于什么状态? 处于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第五段主要写核舟背部的雕刻。 第六段交代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匠人技艺之“奇巧”的赞叹。 船背 中轩敞者(船舱) 船头 舟尾 空间顺序 全文结构特点: 总(1) 分(2-5) 总(6) 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 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船舱、船头 、船尾、人物和题名。 总括核舟内容,赞叹雕刻家的技艺。 全文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1、“珠可历历数也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2、人物神态——逼真 1、窗子可以开启 2、“横卧一楫”暗示“泛赤壁” 对联暗示核舟主题。 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晶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通过描绘核舟,赞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中心意思)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抢答) 《核舟记》作者 , 代人,本课描写的是一件精美的 ,在长 的核桃上雕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