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TheEagle为例熊沐清
2012年5月
第44卷 第3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anguage eaching nd esearch (imonthly)
May 012
Vol.4No.
“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
———以 The agl 为例 *
四川外语学院 熊沐清
提要: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 的 文 学 理 论 和 新 的 研 究 范 式,不 仅 能 够 解 释 文 本 的 意
义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而且能 够 对 文 本 有 新 的 发 现,即 发 现 新 的 原 因、新 的 涵 义 或 新
的形式特征和美学价值。事实上,认 知 诗 学 的 一 些 主 要 范 畴 不 仅 有 发 现 意 义 的 工 具 性
优势,也具有审美的潜能,本身蕴涵着审美的指向性,如原型涉及文学成规和审美态度,
图形-背景与审美注意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形义之间的象似关系是文学文本 的 定 义 性 特
征,象似性在语言中融合了知觉、情感和意象。同时,诗歌作为语言产品,意象是核心要
素,诗歌的阅读和欣赏要把日常的意象转变为审美意象,对原有的范畴进行再范畴化。
关键词:认知诗学、发现、认知范畴、审美潜能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012)3-0448-12
1.导语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认知诗学虽然声称是一种与文学批评紧密相关的新的文
学理论和新的研究范式,但其研究目的却局限于“对读者如何在当时如此理解文
本做出合理的解释”(tockwel 002:),是解释“(文本的)理解是怎样取得的”,
而不是提出对文本的新的理解(emino Culpeper2002: )。对此,本文作者
有不同看法,认为:任何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该有可能因其独特的观照角度而
对文本有新的发现。认知诗学的根本任务或存在根据是“从解释到发现”,就是
要力求发现作品效果的新的原因、作品新的涵义或新的美感。所谓“发现新的原
因”,即对人们业已感知的文学效果做出新的解释,或对读者的阅读做出新的解
释;“发现新的涵义”则是要对文本读出新意,发现别的阅读方法未能读出的涵义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美文学界认知诗学研究”(1XWW003)的阶段研究成果。
·448·
熊沐清 “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 The agle 为例
或未曾关注的某一侧面;而“发现新的美感”则是对文学效果的进一步发掘,发现
文本新的形式特征和美学价值,得到新的审美体验。本文尝试对此作实例分析。
本文选择一首小诗作为分析样本,借以检验认知诗学的实际分析效用。
原诗为 英 国 19 世 纪 维 多 利 亚 时 期 桂 冠 诗 人 阿 尔 佛 雷 德 · 丁 尼 森 (Alred
Tennyson,1809-1892)所作:
The agle
He lasps he rag ih rooked ands;
Closedt he uni onely ands,
Ringed ih he zure ord,he tands.
The rnkled ea eneath im rawl;
He atched rom i ountain als,
Andike hunderbol e als.
笔者尝试把形式、意义、审美三者结合起来作整体分析,并着重探讨几个认
知范畴与审美的关系。传统分析方法在分析这首诗时,更多的是关注细节,即有
关这只鹰的细节,比如它站得很高,接近太阳,大海在它脚下爬行;它威武有力,
从高山之巅俯冲而下 如 同 一 道 闪 电。细 心 的 读 者 可 能 注 意 到 它 即 使 是 站 立 不
动,lasps he rag ih rooked ands也显示出它的力量;还可能注意到:大海
wrnkled,在鹰的脚下爬行,显得老态龙钟,与闪电般的鹰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
但是,认知诗学可以使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
2.形式、意义、审美三者的结合
文学文本是形式、意义、审美价值三者的结合。阅读一首诗与阅读一篇论文
或一则消息不同,它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信息,而是要在寻求意义的同时进
行审美,获得审美愉悦。这一点是读诗的原始出发点,也是任何文学分析、包括
认知诗学分析必须谨守的基本原则。但诗又是语言艺术,有自己特定的形式要
求(包括语言使用上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审美以及相应的分析也必须从形式入
手,进一步还应该是形式、意义、审美三者的有机结合。意义与美感就是这样在
读者与作品围绕上述三者的互动中产生。
由于审美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构成的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我国弱势群体角度浅谈人权保护.doc
-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题库及答案.doc
- 从所有权到物权和谐社会的基本财产法律制度.doc
-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朱光辉).doc
-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唯物主义.doc
- 从技术效果的多样化看要素替代发明创造性的判断.doc
- 从拉曼光谱实验谈拉曼光谱的应用.doc
-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复习学案.doc
- 从提高客流量来提升门店的销售额.doc
- 从收视分析看观众群的保持一种结构性探讨.doc
- 2024-2025学年公安消防队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2024公安消防队复习提分资料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2024-2025学年公安消防队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4-2025学年公安消防队考前冲刺练习(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高考考前冲刺测试卷(巩固)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2024-2025学年高考练习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4-2025学年公安消防队全真模拟模拟题带答案详解(巩固).docx
- 2024-2025学年高考通关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度高考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最近下载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doc VIP
- 西威变频器快速调试手册(电梯维修资料).pdf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汉办真题20170423 .pdf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专题10《谏逐客书》(原卷版).docx VIP
- 07J905-1 防火建筑构造(一).pdf
- 2025年衢州常山县统计局公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gc65-全球小四频封装gsm gprs模块尺寸仅为opencpu规格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中国车辆照明及电气信号设备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