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的量供参习
读书的量
我馆为期一个月的小型读书征文活动,收到的前两篇应征文都有“我读过很多书”之句。也许这并未打算拿来吓人,因为,若你真读过很多书,是不敢说我读过很多书的,而只是为了突出下面要说的那本书如何如何。这只能怨中小学老师的作文教法了。若“读过很多书”是本意,也不好怪他们,因为没有人明白具体地告诉过他们,要读多少书才能说这样的话。最近,马云“读书太多不会成功”的言论引起广泛争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会太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他这番话被转述为新的“读书无用论”。暂且撇开什么为之成功不提,先看看究竟读多少才为之多?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得出一个读书的量的概念,这对衡量自己读书的量,指导读书是有意义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18到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年人均64本。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年人均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0本的计划。其他国家:德国4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法国的20本;韩国的11本。中国的4.35本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亚洲邻国日本和韩国。读书多少对成功有没有影响呢?据美国所做的一项调查,在加州富豪聚集的贝弗利山庄,平均每个家庭的图书拥有量是199本,而在周边康普顿和沃茨等贫困地区,平均每个家庭只拥有0.4到2.7本书。前几年还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说美国CEO人均年阅读量为105万字,中国的企业家人均年阅读量为5.7万字。
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大学生必读100本,大学学制有三年四年五年不等,平均四年,若要读完这100本书,平均每年就要读25本。若是小说或流行书并不难。可能高教司为了表现自己的眼光吧,选所的书,有些课余时间平均每十天半个月就能通读一本的也不容易。四年能读毕这100本估计会有多少呢?没有找到调查统计数据。早些年有调查称,中文专业学生竟有许多人没读遍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应试体制下,阅读量不足是通病,因而就有了教育部开列的大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还有些中文系教师规定学生去读什么,量很大,时间又紧,并要写读书报告,弄得大家为赶阅读任务,通宵达旦。立志写作,大量阅读是必须的功课。有人体会,没经过这种大量阅读的洗礼,所写文章简直就是弃之荒野的顽石,是粗陋不堪的。
国民平均阅读量这是至少的读书的量,许多人一年或数年一本书也未读过,他们“被读书”了,占了多读书的人的光。而读书多的又多到什么程度呢?看看一些极端的例子:
俞洪敏。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他在北大读书时(修英语)患肺结核在香山住院休学一年就读了600多本书,平均两三天读一本。他说恶补了以前读书的欠缺,将该读的书读了一遍,这奠定了自称有点丑相的他日后能口若悬河演说的知识素质基础。
邓良。《超限战》作者,小时候,他经常去父亲所在部队的图书馆看书,11岁左右就几乎读遍了馆内所有的书籍。17岁入伍,在兰州某空军的图书馆内,他看遍了“文革”前后出版的两三百种外国名著。早在19岁那年,乔良就为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每年要读完100本书。曾3天读完一本两册70万字的军事书。在之后的岁月里,无论工作和生活多么忙,他都始终严守这条“军规”。他说“只要想读书就肯定会有时间”。
李敖。1983年,《香港大公报》曾经评论:全世界华语地区,50岁以下的文人,读书最多、且最具文采的当属李敖!
……
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接触和知晓的读书的量的现实个案。那么过去的呢?外国的呢?
台湾学者(刘宏毅?)说,古人10岁之前就把一生该读的书读遍了,以后再读是以欣赏的心态去读的。都有哪些书呢,有人列出书目来,这吓着了一些人,“能读完吗?”“是真的吗?”
最基础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诗》《声韵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百家姓》。有人说只是蒙学六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格言联璧》。也有以《鉴略》代替《三字经》《千字文》等的。经史子集: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之类,八股文等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大概还有《资治通鉴》《史记》《左传》等。
这大体上是可信的,只是时间还延后些,大概在10-13岁之前吧:
胡适之。“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 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