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供参习

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 【摘要】贺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 贺麟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己任,创立了“新心学”为核心的新儒家思想体系,试图解决当时的民族危机。本文探讨了贺麟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历史背景、轨迹和理论渊源,阐述了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试图对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小清新】贺麟 文化哲学思想 新儒学研究 1、贺麟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贺麟所处的年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动荡的变化之中。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列强在大量输入商品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大肆入侵,全面冲击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一些开明人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图谋奋起直追,举起了向西方学习的大旗。从物质层面,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洋器,开办船厂,兴办新式学校;从政治制度层面,主张进行改良运动,先有康、梁等仿照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有孙中山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民主共和制,但都先后遭到了失败;在思想观念层面,深刻反思中国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原因,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落后的根源并不是器物和制度上的原因,而是思想观念的落后,认为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最根本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各种文化思潮兴起,比较典型的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调和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盲目排外,固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蛮夷”文化,不值得学习。文化调和主义认为中西文化可以调和互补,推行“西体中用”,妄图以西方的物质文化来挽救日薄西山的封建统治。文化激进主义奉西方的“科学”和“民主”为圭臬,猛烈的抨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 2、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2.1萌芽期 贺麟19岁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发表研究哲学的理论文章。1926年贺麟留学美国,奠定了研究西方哲学的基础。1930年,贺麟赴德国柏林大学,研读黑格尔、斯宾诺莎和康德等西方哲学大师的著作。回国后的1934,贺麟发表《近代唯心论简释》,文章阐述了“心”和“理”的逻辑意义,成为了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一个里程碑。 2.2勃发期与成熟期 抗战时期是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勃发期和成熟期。他对“知行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刻地论证了“知”与“行”二者之间的关系。他对“时空与超时空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自己的时空与超时空观。他对直觉与理性关系进行了探讨,深刻地研究了哲学的方法。他对关于辩证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不同含义。 3、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贺麟文化哲学思想有两个方面的理论来源,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 3.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贺麟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在求学期间,主修过王阳等人的哲学。贺麟的“新心学”理论,就是在陆王心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同时,贺麟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诠释。 3.2西方哲学思想。贺麟坦言西方哲学是自己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他的所有著述皆“吸收西洋思想”,这与他以介绍和传播西方哲学为己任有关,与他决心借助西方哲学的力量,提升发扬中国文化,重建中国的哲学体系有关,也与他的学习经历密切相关。贺麟认为自己的思想较接近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 4、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4.1贺麟文化哲学思想中的体用论 4.1.1贺麟文化哲学思想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体用论。在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贺麟认为,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万事万物的准则。道是真、美、善的永恒的价值。“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精神的产物,“文化”显现为个人、时代、民族精神。至于什么是“精神”?贺麟说,精神就是心灵与真理的契合,是真理的具体化、实力化、社会化。在对“自然”进行解释时,贺麟说,万物皆载道,自然亦载道,自然乃道之昧觉的显现,“道”的显现就是自然。 4.1.2贺麟文化哲学思想中体用论的内涵。 在当时的文化哲学思潮中,流行着诸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等观点,贺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用观”。贺麟认为,“体用”包含了常识意义上的“体”与“用”和哲学意义上的“体”与“用”两层含义。在常识意义层面上,贺麟认为,“体”与“用”只是通常意义上的主与辅的关系,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之义。在哲学意义上,贺麟认为,“体”与“用”分为绝对体用观和相对体用观,一“体”可以多“用”,“体”是静止的,而“用”是变化和运动的。此外,贺麟从中西哲学不同的角度阐述其体用观。比如,贺麟认为朱熹 “理气合一”的学说里,“理”就是“体”,而“气”就是“用”;认为中国传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