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院工业中心方案设计书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中心中央空调系统 项 目 设 计 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空冷1211 组别:第六组 组长:崔宏伟 成员:徐坚、史佳惠、沈梦思、周珍珍 设计日期:2014年10月20日—11月7日 指导教师:王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参数及参照标准 2 三、负荷计算(见附表) 2 四、冷水机组选型 4 五、系统配置图(见附图) 5 六、送风口选型及气流组织计算 5 七、各楼层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 八、冷却水系统参数计算及选型 5 九、冷冻水系统参数计算及选型 6 十、设备清单 7 十一、自评报告 8 十二、参照标准和资料 8 一、工程概况 本系统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建筑物位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仙林校区。工业中心第三层,建筑面积共6582m2,内部主要有实训区,办公室和库房。室内基本是采用封闭设计,且日人均流量大,所以其内部必须达到舒适的空调标准,否则很容易引起空调病.等症状。室内舒适空例标准由四个参数来衡量:温度、湿度、空气品质及标准通风(换气)。 二、设计参数及参照标准 工业中心室内设计温度2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中心室内设计湿度6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中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3.6℃。 工业中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8.6℃。 工业中心楼道设计温度为30℃。 工业中心主要房间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应大于等于15m3/(h·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中心空调系统运行时间为早上八点至晚上八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房间高度5米。 三、负荷计算(见附表) 根据各个房间的负荷汇总出建筑物的总负荷为2388463.8 W,单位面积负荷为362.9 W。南区为790977.6 W、中区为164505.2 W、北区为955286.6 W。 1.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荧光灯散热 计算公式 Q=1000Nn1 式中: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取40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 n2=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 2.电子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电脑散热 计算公式:Q=1000 n1n2n3N 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 功率(电脑取300w) n1—利用系数(安装系数),指电动机最大实消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 一般可取0.8 n2—负荷系数,对计算机可取1.0,对其他仪表可取0.5-0.9. n3—同时使用系数,指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 根据工艺过程的设备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取0.65 3.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人体显热散热: 计算公式Qc(τ)=np显 其中:qs—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58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主编:余跃进;东南大学出版社)附录1-22 n—室内全部人数,取40人; p显 —人体显热功率 (2)人体潜热散热: 计算公式:Qc(τ)=qinφ qi—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50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主编:余跃进;东南大学出版社)附录1-22 4.工业中心屋顶、地面冷负荷计算 屋顶计算公式:Q cL=KF(t Lτ-tn) Q cL—维护结构τ时刻的冷负荷(W) K—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取0.43 F—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根据实际测量得到; t Lτ—逐时冷负荷温度(℃) t n—取25℃ 地面计算公式:Q cL=KF(tw -tn) F—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根据实际测量得到 tw—室外设计温度34℃ Tn—室内设计温度25℃ K—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取3.13 5.玻璃的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 cL =KF(t Lτ- tn) Q cL—维护结构τ时刻的冷负荷(W) K—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见附录1-7;取3.01(要乘修正值)} F—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根据实际测量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