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1)理解礼赞的含义(2)作者对白杨树表达了什么感情?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请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标出来。 《3》白杨树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平凡”?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第二课时 自学检测 1、请正确读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在作者的心目中,白杨树的形象可以用哪一个词概括?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 1、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有哪些相似之处?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 那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这样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那写楠木的目的何在呢? 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小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抒情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魅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仿照课文5—7段,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 形象而准确。 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 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 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 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 的喷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泛”,富有动感, 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 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 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 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题白杨图茅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作者对白杨树表达了什么感情?请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 * 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第5段 自读第五段,画出写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词语来。由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