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藏物害虫的非化学防治
储藏物害虫的非化学防治
§1-1 虫情检测
一、直观检查法
二、取样检查法
(一)取样方法
1. 散装粮堆的取样
平房仓,粮堆面积100m2以内,设5个取样点;101~500m2设10个取样点;500m2以上设15个取样点。
取样部位采取定点与易发生害虫部位相结合的方法。
堆高2m以内的,只在上层取样;堆高度超过2m,应设上下两层取样。随着粮堆的增高,应适当增加取样层次。
上层用手或铲取样,中下层用扦样器或深层取样器取样。
每点样品数量一般应不少于1kg。
圆仓和囤垛的设点取样方法基本与房式仓相同。以粮堆高度分层,按面积设点取样。对于体积高大的圆仓要适量增加取样点。
(一)取样方法
2. 包装粮堆的取样
分层设点取样,外层可适当多设取样点。
500包以下粮堆,取10包样;500包以上按2%比例取样。
采用包装扦样器扦取样品。大颗粒粮应采用拆包取样。每包的取样数量应不少于1kg。
3. 空仓、器材、装具等的取样
未装粮的空仓在四角和四周任选10个点;较大型的粮仓可适量增加取样点。每点以1 m2为单位,检查活虫的数量。
对于麻袋、面袋、席子、篷布及其他器材,只要是接触过虫粮的,都应按2~5%的比例取样检查。
(二)害虫的检查方法
1. 外部害虫的检查
扦取的粮食样品,多采用筛选法检查粮粒外部的害虫。
包装粮先检查粮包外的害虫情况,再用筛选法检查包内害虫 。包括害虫的种类、数量等。
空仓或加工厂害虫的检查通常是采用感官检查的方法。
2. 隐蔽性害虫的检查
(1)剖粒法
(2)染色法
(3)比重法
(4)透视法
三、害虫密度的计算
害虫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害虫的数量。
检查中若发现包外的害虫头数多于包内每千克害虫的头数时,则以包外害虫头数作为该点害虫密度,不能将两项相加或平均计算。
不论包装或散装的粮食,以及空仓、车间或器具等,均以其中虫害最严重、密度最大的部位代表整仓或整体的害虫密度。不能将各取样点的害虫密度相加取平均值。检查的结果一律以发现的活虫头数计算,包括各个虫期及隐蔽性害虫。
害虫密度一般以:头/kg、头/ m2。头/件。
四、虫粮的等级
虫粮等级 害虫总头数(头/kg) 其中主要害虫头数
基本无虫粮 ≤5 ≤2
一般虫粮 6~30 3~10
严重虫粮 >30 >10
危险性虫粮 带有危险性害虫
注:
⑴表中指原粮和油料中的害虫密度,粉状成品粮中若有螨类,其数量不得超过30头/kg,否则,即为严重虫粮,带有危险性害虫的粮食即为危险性虫粮。
⑵表中所说主要害虫是指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咖啡豆象、麦蛾、印度谷蛾,谷象和四纹豆象也应视为主要害虫。
⑶表中所说的害虫头数是指活虫。
⑷表中两项指标中有一项突破的,即算作更严重的一级虫粮。
五、虫粮检查期限与不同等级虫粮的处理原则
㈠虫粮检查期限的确定
虫粮的检查期限应根据粮温高低来确定。
粮温低时间隔期应适当长些;反之应适当短些。
粮温低于15℃,检查期限由各地自定;
粮温在15℃~25℃时,15d内至少检查一次;
粮温高于25℃,7d内至少检查一次;
危险性虫粮在处理后3个月内,7d至少检查一次。
㈡不同等级虫粮的处理原则
基本无虫粮或一般虫粮,粮温15℃以下时,可以不作除治,但要做好监测工作。
粮温15℃以上时,一般虫粮,必须在半个月内进行除治;
严重虫粮,必须在1周内除治。
危险性虫粮,必须立即封存隔离,限3天内加以歼灭,并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许可后,粮食方可出仓。
§1-2 植物检疫防治
一、 植物检疫的法规防治意义
1954年中央对外贸易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检疫暂行条例,首次制定了植物检疫对象名单;以后有进行了多次修改或修订。
1991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从1992年4月1日起实施;农业部也公布了《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并从1992年9月1日起执行;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法规。
二、 植物检疫害虫及处理
(一) 植物检疫害虫名单的制定原则
国内尚未发现或分布未广的、其主要寄主植物是我国重要农林作物资源,一旦传入可造成重大损失的害虫。
人为传播、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害虫;或可传播危险及毁灭性病害的媒介昆虫。
抗逆性强,传入后防除困难的害虫。
(二) 我国规定的植物检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