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主讲:罗迎、夏晓晓 ppt制作:耿苗苗、潘春莉、孙明、王丹 (1)原子能级很多,原子被激发后,外层电子有不同的跃迁,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线 (2)原子的各个能级不连续的(量子化),电子跃迁也是不连续的。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3)不同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能级不同,因此发射光谱波长不同。 分光系统(光谱仪) §7-4 光谱定性分析 2、谱线的自吸与自蚀(浓度高时发生) 2)标准Fe谱比较法: 复杂组分定性鉴定或光谱定性全分析时,以铁谱作为波长的标尺。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LOGO 光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原子光谱分析法 分子光谱分析法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7 原 子 荧 光 光 谱 X 射 线 荧 光 光 谱 折 射 法 圆 二 色 性 法 X 射 线 衍 射 法 干 涉 法 旋 光 法 紫 外 光 谱 法 红 外 光 谱 法 分 子 荧 光 光 谱 法 分 子 磷 光 光 谱 法 核 磁 共 振 波 谱 法 7-1光分析方法分类 7-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基态,原子在受到热(火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放出能量,发射出特征光谱。 ?E = hν = h c /λ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激发态M* ?E 特征辐射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ES):原子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7-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 原子发射光谱仪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光源--分光系统(光谱仪)--观测系统 光源 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ICP 现代光源 经典光源 电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火焰 激光光源 光源的种类 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接收光辐射的方式: 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摄谱法: 将光谱感板接受被分析试样的光谱作用而感光,再经过显影、定影等制得光谱底片,其上有许多黑度不同的光谱线。在映谱仪下观察谱线与标准谱图比较,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用黑度计测量谱线的黑度,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摄谱仪的作用:样品产生的复合光通过色散元件分解为按一定波长次序排列的光谱,用感光板记录下来。 按仪器使用的色散元件分:棱镜摄谱仪、光栅摄谱仪 。 定性方法(确定某元素是否存在=确定该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 1)自身标准谱图比较法:将试样与已知的待测元素在相同条件下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存在。(适用于指定组分的定性鉴定)。 定性依据:元素不同→电子能级不同→特征光谱 1、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和共振线 灵敏线:最易激发或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 最后线:元素浓度逐渐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后消失的 谱线; 分析线: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分析线(复杂元素的 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 共振线:由激发态直接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 第一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 ;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 自吸:样品中心原子发射的辐射被发光层四周的蒸气原子吸收,使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 元素浓度低时,不出现自吸。随浓度增加,自吸越严重,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自蚀。 谱线表,r:自吸线;R:自蚀线; 元素标准光谱图是在相同条件下,在铁光谱上方准确地绘出各种元素的分析线线并放大20倍的图片。 §7-5光谱定量分析 1、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无自吸时:lgI和lgc是线性关系;当c较高时,存在自吸,且b1,使得工作曲线向下弯曲。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a为常数(与蒸发、激发过程等有关), b:自吸常数 ,与谱线的自吸收有关。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相对强度法)。 在被测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作为分析线(强度I),再选择内标物的一条谱线(强度I0)即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则: 相对强度R: A为其他三项合并后的常数项。 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关系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