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交通编号: 合同号: 2001 318 790 79 单位编号: WCP 2001 02 密 级: 内部 分 类 号: U416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研究报告(简本)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贵州工业大学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 2004年3月 中文题名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英文题名 Study on Defens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Rock-slopes in Highways 交通编号 项目来源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单位编号 WCP 2001 02 合同号 2001 318 790 79 分类号 U416 项目起止年限 2001年~2003年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密级 内部 项目负责人 郭明(所长,高级工程师) 报告撰写人 郭明(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项目主要参加人 郭 明(所长,高级工程师) 杨 信(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费小申(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 筠(副教授) 朱立军(校长,教授) 张兰军(主任、院副总,副研究员) 陈才琳(总工,高级工程师) 周晓娟 (副主任,工程师) 魏 涛(助理研究员) 赵德志(助理研究员) 牟成刚(工程师) 马旭东 (工程师) 吴晓燕 (助理工程师) 主题词 公路、边坡、防护、环境保护 关键词 公路、边坡、防护、环境保护、GIS、神经网络 目录
1 概论 1
2 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的研究 3
3 公路石质边坡环境条件因子的研究 4
4 地质及环境因子评价方法研究 5
4.1 地质条件因子评价 6
4.1.1 网络输入向量值确定 6
4.1.2 网络输出向量值确定 7
4.1.3 网络学习样本 8
4.2 环境条件因子评价 8
4.2.1 网络输入向量值确定 8
4.2.2 网络输出向量值确定 9
4.2.3 网络学习样本 9
4.3 网络学习效果与分析 9
5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 10
6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指南 10
7 依托工程实施 11
结束语 14
致谢 15
1 概论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中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中,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西部地区山地较多、地势陡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自然生态环境较脆弱,裸岩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公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石质边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突出,如破坏植被及地表覆土、增加水土流失等等。因此,为了保障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搞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公路石质边坡的防护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这样既可以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畅通,又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项目旨在通过公路工作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合作研究,选取贵州省典型公路路段进行科学试验,将影响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地质条件因子与环境条件因子加以广泛调查、综合分析,在理论上为石质边坡的环保防护方法提供依据,并在此之上建立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提出公路石质边坡的防护和环境保护技术工作指南,为今后公路工作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公路石质边坡的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等的技术指导。
项目由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牵头承担,贵州工业大学、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和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参加。共同开展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项目研究分四个专题:
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的研究;
公路石质边坡环境因子的研究;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
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工作指南。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在于:在对公路石质边坡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公路石质边坡防护的地质条件因子和环境条件因子,建立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及环境条件因子GIS数据库,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及环境条件因子数据进行分析。
公路路基的开挖过程中将形成大量的石质边坡,由于在观念、技术和建设规模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及贵州省的公路的设计中很少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专门设计,大量采用的浆砌片石护坡及喷射水泥砂浆等传统的圬工防护技术完全封闭了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得公路开挖而破坏的自然植被永久不能恢复,同时大量的高填深挖造成基岩裸露,在外界的空气、水分的作用下加速了岩石的风化、破碎,边坡不稳定性增大。而缺乏植物覆盖的边坡既不利于水土保持,大量的雨水直接流失,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及存活,并且加大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