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课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课件1
1.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共1课时 课件(语文版必修3)
哲思短章
捡起地上的鸡毛
圣菲利普是16世纪深受爱戴的罗马牧师,富人和穷人追随着他,贵族和平民也都喜欢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圣菲利普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其实她心地倒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就会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
圣菲利普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现在我命令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女孩觉得这是非常奇怪的赎罪方式,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任何异议。她买了鸡,走出城镇,并遵照吩咐拔下鸡毛。然后她回去找圣菲利普,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圣菲利普说:“你已完成了赎罪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你来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女孩为难地说:“这怎么可能呢?在这时候,风已经把它们吹得到处都是了。也许我可以捡回一些,但是我不可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没错,我的孩子。那些你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女孩说:“不能,神父。”
“那么,当你想说些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生活中,如何说话,尤其如何谈论别人,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修身名句·处世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菜根谭》
赏读: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作为年轻人,不要担心自己阅历浅,朴实纯真更好。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菜根谭》
赏读: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做人要含而不露,谦虚谨慎。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世纪80年代为凯恩斯经济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等。此外,他还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货币经济计划主任一职,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
2.写作背景
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往往思考的是决策本身,而现实中还应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反复思考了这一问题,并回答了这一问题。
3.审美视窗
论取舍
取,得也;舍,失也。古往今来,在一得一失间,上演过多少故事:有人费尽心机强夺豪取,但最后终究什么也带不走。更有甚者,机关算尽,返回来连已经得到的都失去。
“取”是一门学问,“舍”是一种哲学。知道“取”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要什么;知道“舍”的人,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必须放弃什么。只是得到总是简单,放弃太难。
人是神奇的动物。对理想的孜孜以求最终促进了文明的延续。但也正是这种渴望,使人对没有得到的魂牵梦萦而对已经拥有的不愿舍去。于是在欲望这条污浊的大河中,淹没了多少尘世之客,他们在波浪和旋涡间挣扎,却死也不肯放开手中的包袱:财富、地位……很少有人能够松手,爬上岸,重新享受两岸明媚的阳光。
舍去真的那么难吗?或者我们想要得到的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我们是否太在意眼前的拥有抑或只是为了满足我们那可怜的虚荣心?
“取”与“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人在生活,一个人来到这世上,等他死的时候终究是什么也带不走的。即使他在世的时候
拼命地索取:地位、权势、金钱……但终究是闭上眼一切随风去的。一生的索取与最后一刹那的消散,总令人无限唏嘘。但感叹过后,仍旧有人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为什么不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呢?
知道在什么时候索取的人是智者,而知道在什么时候舍弃的人是圣人。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可以给自己一份从容;取多了终究会舍去,舍去后也未必不会再得到;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也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挑战:我还可以得到更好的,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