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24课兰陵王课件2.pptVIP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24课兰陵王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24课兰陵王课件2

一般说到兰陵王,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 但是。。 此兰陵王非彼兰陵王! 接下来 就有请咱们组的老师君为你解答!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   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   在古老的隋堤上,   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   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了望,   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   旅居京城使我厌倦,   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   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   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   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   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   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   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   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 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   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   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   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   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   频频地朝前撑动。   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   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   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   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    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   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   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   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   春色一天天浓了,   斜阳挂在半空。   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   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   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   听人吹笛到曲终……   唉,回忆往事,   如同是一场大梦。   我暗中不断垂泪,   难以排遣的是那永远的隐痛。   ⑴ 直:柳阴连成一条直线。   ⑵ 烟:薄雾。弄:飘拂。   ⑶ 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   ⑷ 飘绵:指柳絮随风飘扬。行色:行为出发时情状。   ⑸ 京华:京师。   ⑹ 长亭: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送别的亭子。   ⑺ 柔条:柳枝。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   ⑻ 旧踪迹:过去的情状。   ⑼ 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   ⑽ 离席:送别的筵席。   ⑾ 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 柳之火以赐百官。   ⑿ 迢递:遥远。驿:驿站。   ⒀ 望人:送行人。   ⒁ 凄恻:悲伤。   ⒂ 渐:正当。别浦:水流分支的地方。   ⒃ 津堠:码头上守望的地方。津:渡口。堠:哨所。岑寂:空寂静谧。   ⒄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   ⒅ 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楼台。   ⒆ 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此其一。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此其二。“柳阴直”三字有一种类似绘画中透视的效果。“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像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 “拂水飘绵”生动地摹画出柳树 依依惜别的情态。 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 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 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第一节 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 闲寻旧踪迹。 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 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 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 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 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此情此景真是难以忘怀啊! 这里的“又”字告诉我们,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 词人已不止一次地回忆 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