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技术简介与发展趋势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铁技术简介与发展趋势专用课件

目 录 中国高铁现状介绍 高铁动车组结构介绍 中国高铁发展趋势 ATP地面设备由ZPW-2000(UM)系列轨道电路、车站闭环电码化、应答器设备和车站列控中心等组成。车站列控中心具有轨道电路编码和应答器编码(LEU)及控制功能,并根据轨道电路及进路状态等信息产生行车许可,通过轨道电路及有源应答器将行车许可传送给列车。车站列控中心应具有与车站联锁、CTC或TDCS(原DMIS)的接口。 ATP车载设备由车载安全计算机、轨道信息接收单元(STM)、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BTM)、制动接口单元、记录单元、人机界面(DMI)、速度传感器、轨道信息接收天线、应答器信息接收天线等组成。ATP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线路静态参数、临时限速信息及有关动车组数据,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记录单元对ATP有关数据及操作状态信息实时动态记录。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第三届高速铁路国际会议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高速铁路将在21世纪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可见,更为密集的高速铁路网目前看来前途是一片光明。 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我国国土东西跨度5400公里,南北相距5200公里,这就决定了中长距离客货运量需求巨大,而铁路是经济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98年到现在,中国已有20多个城市同步研究发展高速铁路,2004年后,中国又有28条铁路线上的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中国铁路的高速线路的总里程也达到了2万公里左右,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估计在2020年彻底形成。 * * 高铁技术简介与发展趋势 HS 一部 Stefan 中国高铁现状介绍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简称‘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298公里,基础设施设计速度350km/h,现在运行速度降低为300km/h。该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该客运专线通车后,将使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离。京广高铁将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届时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左右,最快仅需7小时59分。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行时刻表和票价出台 世界之最: 铁道部获悉,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已经完成开通运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与此前已经开通运营的郑州至武汉段、武汉至广州段链接,实现世界上运营历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北京至广州最快的一趟全程只需7小时59分。预计2015年深圳到香港的高铁将通车,届时可以乘高铁穿梭京港。 头车结构图 高铁动车组结构介绍 中间车结构图 ATP地面设备 ATP车载设备 变流器 电 机 控制器内部全景 联轴器内部 轮对 主压缩机 辅助压缩机 司机制动控制器 制动控制装置 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我国国土东西跨度5400公里,南北相距5200公里,这就决定了中长距离客货运量需求巨大,而铁路是经济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98年到现在,中国已有20多个城市同步研究发展高速铁路,2004年后,中国又有28条铁路线上的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中国铁路的高速线路的总里程也达到了2万公里左右,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估计在2020年彻底形成。 中国高铁发展趋势 利用后发优势实现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 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主要包括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其有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铁路能不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取决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具有技术跨越的良好优势 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是中国铁路后发优势的突出表现。 二 具有规模扩张的潜在优势 以路网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推动铁路发展的潜在因素。 三 具有适度创新的有力优势 通过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铁路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力因素。 另外,中国铁路的发展还具备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撑、国际资金跨国转移、某些领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殊优势 * *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