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孙令东,王永清,靳潇,吴国周
(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临河 015000)
摘要:运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对2010年9月6~9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低涡强降雨过程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此过程是在中高纬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面气旋辐合抬升、天气尺度低涡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西移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是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原因。(2)此次降水过程中巴彦淖尔市始终有充足、稳定的水汽输送和较强的水汽辐合。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的位置及强度的耦合,与降水发生时间对应较好。高空强烈的辐散,通过抽吸作用引起低层强烈的辐合,从而激发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导致降水天气的发生。不稳定区具有强不稳定能量暖湿空气向上输送阻挡,促使不稳定能量在底层积累,使得降水发展和维持。(3) 850hPa 东风暖湿气流受阴山的阻挡和抬升,降水量增加,而山后降水量减少。乌拉山与白云查汗山形成狭长山谷,边界层东风气流穿过,狭管效应有利于此地风速增大。地形对边界层南北风急流在巴彦淖尔市交汇产生强锋生非常有利,对500hPa涡前西南气流无阻挡作用,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水汽输送。
关键词:低涡;天气尺度;垂直上升运动;阴山山脉
引言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陆深处的内蒙古高原[1],地理位置在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之间,东与包头市相连,西与阿拉善盟接壤,南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为邻,西南依黄河与乌海市相连。由黄河灌溉农业区(后套地区)、山旱农业区、沙区和牧区组成。目前全市农业主要集中在河套灌区,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75﹪以上。温度和降水是决定作物生存、生长和产量基本条件,也是巴彦淖尔市农牧生产中最大的制约因子。因此深入分析降水资源,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种植、趋利避害的前提,对指导农牧生产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低涡降水和预报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早期的研究从天气预报角度提出[2],中高层的辐散量大于其低层的辐合量时才能使低涡的强度得以维持和加强,低涡上空的高空槽能否发展、加深是关键。赵平等[3]认为,在高层,地形通过加强旋转风动能向散度风动能转换使高空辐散加强,而潜热加热通过加强位能向散度风动能转换使高空辐散加强。孙淑清等[4]更进一步在理论上指出由于中尺度涡旋发展所需要的动能主要取自辐散风动能,并克服随之而来的摩擦消耗,高层辐散在低涡发展时十分重要。张弘等分析了黄土高原东部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结果表明:深厚、稳定的河套低涡,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及位势不稳定等特征,为暴雨区附近强烈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影响我国北方的低涡,有的是从高空西风带深槽中切断出来的;有的是在特定的地形下产生的。特别是低涡与其它系统(如台风、切变线、冷锋等)相结合常会出现强降雨天气。本文对2010年9月6~9日巴彦淖尔市发生的低涡强降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低涡强降雨系统的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为此类降雨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1 降水实况及环流背景
受东移的低涡影响,2010年9月6日14时开始,我市自西向东出现了分布不均匀的降雨天气,全市大部地区过程雨量为中雨,临河26.8 mm,磴口14.3 mm,杭后17.5 mm,五原29.0 mm,前旗18.0 mm,大佘太13.3 mm,个别乡镇出现了大到暴雨,最大降雨中心出现在杭后旗的双庙镇,雨量达64.6 mm。具体降雨量分布见下表(表1)。由于气温低,光照短,不利于作物灌浆,延迟作物的成熟,其中临河、杭后、五原受田间积水影响,瓜类、番茄等作物浸水腐烂严重。
表1 2010年9月6~9日巴彦淖尔市各站总降雨量(单位:mm)
站 点 临河 磴口 杭后 五原 前旗 大佘太 中旗 后旗 海力素 降水量 26.8 14.3 17.5 29.0 18.0 23.3 21.3 19.8 21.0
在巴彦淖尔市发生降水前12时,从9月5日20时500hPa中纬亚洲大陆为西低东高形势,新疆东部到甘肃西北部有一低涡,副热带高压维持在西太平洋洋面上,西伸脊点(110°E,35°N)附近,下游的大尺度系统对上游天气尺度系统的阻挡,有利于冷空气在巴彦淖尔市上游地区堆积(图略)。9月6日08时,低涡东移至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处于低涡前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强西南气流控制中,最大风速为16 m/s,其中巴音毛道、额济纳旗两站,T-Td≦4℃。700hPa新疆东部经甘肃西北部到阿拉善盟有-4℃的冷中心,从孟加拉湾一带的西南暖湿气流,最大风速为20 m/s,经川西高原东部源源不断的向巴彦淖尔市输送,与西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