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兼复合型太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微生物区系研究-文章
凤兼复合型太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研究
II.糟醅微生物区系
杨涛1,胡建祥2,吴林蔚1,蔡官林2,庄名扬1,徐炜2
(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眉县 722300)
摘要:以太白酒正常生产窖池为试验窖,研究了凤兼复合型太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构成及及演替规律,并通过形态、生理学特性的分析比较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进行了分类鉴定。
关键词:凤兼复合型太白酒;糟醅;微生物区系
Study on Microflora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inese Feng composite type-combined-flavor of Taibai Liquor
II.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Fermentation grains
YANG Tao1, HU Jian-xiang2, WU Lin-wei1,CAI Guan-lin2, ZHUANG Ming-yang1,XU Wei2
(1.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2.Taibai Liquor Co.Ltd.,Meixian,Shanxi)
Abstract:Taibai Liquor of Feng Composite- Flavor pit of normal production for the test , we examin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constitu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fermentation grains . In this research, we identified the main microbe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progresses on fermentation grains by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16SrRNA clone analysis etc.,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key words: Chinese Feng composite type-combined-flavor Taibai Liquor , fermentation grains, microbial communities
引言
中国白酒的发酵过程实际上是各类微生物的代谢消长过程,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条件及生产工艺,形成了不同的微生物群系及不同的微生物代谢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白酒风格。
凤兼复合型太白酒是陕西太白酒厂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凤香型太白酒生产工艺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采用秦岭主峰太白山的雪融之水作酿浆,选用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为原料,大麦、豌豆、小麦进行中高温制曲,采用泥窖固态续渣发酵、老六甑混蒸混烧工艺,有别于传统凤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工艺和质量特征,口味特别而自成一格。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太白酒酿造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演变规律,深入探讨微生物代谢机理与产品质量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更好地指导生产,我们采用微生物传统分离鉴定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凤兼复合型太白酒的大曲、糟醅及酿酒环境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本文报导糟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糟醅
取自凤兼复合型太白酒正常生产用窖池,发酵中分别按入窖3d、7d、10d、17d、24d(出窖)取样,均采集中上层样,采集深度为窖顶以下90-120cm。
1.2 培养基
1.2.1 分离、计数培养基
营养肉汁琼脂(细菌);PYG培养基、酸性麦芽汁琼脂(酵母菌);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霉菌)。
1.2.2 斜面培养基
营养肉汁琼脂(细菌);高氏合成一号琼脂(放线菌);麦芽汁琼脂(酵母菌);PDA培养基(霉菌)
1.3 试验方法
1.3.1 微生物分离培养及计数
平皿稀释法[1]。细菌37℃培养48h,酵母菌28℃培养72h,霉菌30℃培养120h,芽孢杆菌分离时样品先80℃水浴10分钟,兼性厌氧菌的培养采用抽真空的方式,真空度0.08Mpa[2]。培养后计数并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后挑于斜面培养基保藏备用。
1.3.2 菌种鉴定
细菌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3];酵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几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介绍.doc
- 几种典型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doc
- 几种典型的BI的系统架构分析.doc
- 几种典型的劳动量度量方法.doc
- 几种典型的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doc
- 几种典型金属的简要性质与冶炼方法.doc
- 几种农药检测方法.doc
- 几种加密算法的概念.doc
- 几种变压器在线滤油装置的技术数据汇编.doc
- 几种墙体材料应用对比分析.doc
- 基于文本挖掘及QFD的红色旅游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赣州红色旅游为例.pdf
- 收入不平衡、共享发展与居民幸福感.pdf
- 非农就业、家庭代际与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基于江西省实证.pdf
- “数商兴农”背景下湘西州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精准培育路径研究.pdf
- 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双向流动、梯度差异与路径.pdf
- 粮食安全背景下撂荒地治理与村社集体经营秩序重构.pdf
-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进方略.pdf
- 大食物观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pdf
- 数字素养何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基于CMES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 读懂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