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 科维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平简介 获奖经历 身平简介 获奖经历 探索到成熟的15年(1925~1940) 20年代后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进行紧张探索的时期。他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艺术经验,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品。他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革命变革的新主题。《第二交响曲》(《献给十月》,1927)、《第三交响曲》(《五一》,1931)就是这方面的例证。前者采用了线条对位(13个独立声部的喧嚣结合),试图表现人民大众从黑暗、愚昧走向觉醒、斗争、胜利的历程;后者试图描写街头、广场群众集会的情景。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主观的创作意图与客观艺术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卫国战争及战后20年(1941~1965)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这一年,希特勒的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猛烈进攻列宁格勒)。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1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亲自执棒),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最后10年(1965~1975) 最后10年(1965~1975) 肖斯塔科维奇虽然疾病缠身,但仍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中的大半为多乐章的套曲。他仍采用政治性题材,如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们所作的《哀悼和胜利前奏曲》(1967)交响诗《十月》(1967)、8首男声合唱叙事歌《忠诚》(1970)等。但他更为倾向的却是人生哲理的题材,悲哀、孤独、死亡的主题增加了,音乐语言更加复杂化,风格也有新的发展。《第十四交响曲》(1969)以4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诗人(大多为象征派)的诗为唱词,为女高音和男低音独唱及室内乐队而作,由大小不等的11个乐章组成。这部悲剧性作品以死亡为内容中心,同时鞭笞邪恶、暴政,赞颂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创造的不朽。《第十五交响曲》(1971)是他在这一体裁领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是它的构思基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66)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同样是一部悲剧型的交响性作品。 交响曲列表 第一 (1925年) - 一部清新有活力的作品。风格近似于斯特拉文斯基和普洛科菲耶夫。他的音乐学院毕业作品。 第二 (1927年) - (《致十月》) - 实验性很强的单乐章作品。由混乱转变为有序,再加入赞颂列宁的合唱。 第三 (1929年) - (《劳动节》) - 另一部实验性的带合唱的单乐章作品. 第四 (1936年) - 一部大型的马勒风格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断了很多年。 第五 (1937年) – 标题「革命」,以大喇叭、定音鼓制造強烈昂扬旋律,象征革命的热烈前仆后继,作曲家最受欢迎的成功作品。 第六 (1939年) - 风格类似于第五。 第七 (1941年) - (《列宁格勒》) - 创作于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作品中最长的一部,反映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 第八 (1943年) - 一部非常阴沉的反映战争的交响曲。 第九 (1945年) - 一部紧凑的作品,轻松的风格接近于第一交响曲。 第十 (1953年) - 通常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第十一 (1957年) - (《1905年》) - 反映1905年的冬宫屠杀。 第十二 (1961年) - (《1917年》)反映十月革命。 第十三 (1962年) - (《娘子谷,Babi Yar》) - 更接近于一部声乐作品。基于诗人叶甫根尼·叶夫图申科反映二战期间娘子谷屠杀的诗。 第十四 (1969年) - 有11个乐章的作品,接近于声乐作品,由女高音和男低音演唱,歌词取自不同国家不同诗人的诗,主要表现了死亡,气氛十分阴郁。 第十五 (1971年) - 作曲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性作品,引用了罗西尼,瓦格纳和作曲家本人的一些音乐素材。 LOGO * Page ? * 世纪末的俄国音乐家 肖斯塔 科维奇:一生都在等待枪决 “等待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晚年的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向年轻的友人伏尔科夫讲述往事时,忽然沉默良久,然后如是说。伏尔科夫同情的看着这位苏联最负盛名的音乐家,那是一张满是孩子气的脸,圆圆的镜片,蓬松的头发,总是尴尬和手足无措的神情,谨慎得几乎称得上畏惧的眼睛,这张面孔是如此意味深长,一个时代对一颗灵魂所能造成的痛苦挤压,在这张脸上纤毫毕现。 苏联作曲家。1906年9月25日生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