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4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34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2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P67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P79 6.总体小康的表现(成就)、特点(不足)。P85-86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P86-87 一、自学 思考 记忆 问题: 1、“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主题?主线?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四点) 4、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的贡献率低。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材料: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零售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8.4%。电子商务通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加快了商品流通;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投资信息网络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会促进物流配送、IT服务、即时通讯等行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作用。 ①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额比重高,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电子商务引导投资流向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推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④电子商务带来物流、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 典例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 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 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衡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中生政治小论文参考选题 1、金钱观之我见; 2、网购,?让我欢喜让我忧! 3、谈谈众创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 4、透视高中生使用手机现象; 5、从猪肉市场看“两只手”的作用; 6、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7、从雾霾天气看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 这是因为GDP不能 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C.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D.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 为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S市企业家们开始改变思路,推行“腾笼换鸟”,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产品;推行“机器换人”,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减员增效;推行“空间换地”,集约用地,向空中要面积,增加单位土地的使用空间。 结合材料,分析S市企业的举措对该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1)S市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S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产品,集约用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了S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减员增效,促进了S市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推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招聘编外执法人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精品讲义精编.pdf VIP
- 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 VIP
- 风电站运行规程.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1 观潮 任务单.doc VIP
- 2024年广告服务居间协议.docx VIP
- 疾控结核病防治知识题库 .pdf VIP
- 电影音乐欣赏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docx VIP
- LabVIEW常用中英文词汇对照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