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核心团队社区选举的合意机制及其运作基础分析.docVIP

加入核心团队社区选举的合意机制及其运作基础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入核心团队社区选举的合意机制及其运作基础分析

加入核心团队:社区选举的合意机制及其运作基础分析 郭 圣 莉 为何中国的居委会选举能够在居民普遍冷漠下获得高投票率?以往的研究认为主要是居委会利用积极分子进行了动员,并认为积极分子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居委会之间的人情与互惠关系。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田野调查则提出高投票率的关键是行为者构建了基层政府、居委会和积极分子之间的合意机制。正是这一机制不仅保证了高参选率,还保证了选票的高集中率。它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居委会培训和候选人产生的制度保障,同时,单面相的纵向社区结构和以娱乐为主的社区活动才是积极分子产生的真正土壤,并为合意机制提供了运行的社会基础。浅层冷漠的选民则为这一机制提供了民众基础。这一机制还是社区治理结构的反映。 关键词:社区选举 核心团队 合意机制  Why is the voting rate of Resident’s Committee(RC) election among indifferent residents high? Researches on it suggest that the reason is residents are widely mobilized by RC through community activists. And the behavioral motive?of activists is of the face and reciprocity with RC.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key factor of wide high voting rate is the special “negotiation” system among grassroots government, RC and community activists. The system not only ensures the high voting rate, and also makes election result to conform to planned arrangements. RC’s Training System and candidates election system i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this “negotiation” system;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 Characterized by vertical Integration is its social foundation; and thin- indifferent individuals lay the mass groundwork for it. Meanwhile, it also reflects the community governing structure. Key word: community election, core team, “negotiation” system 与村民委员会选举不同,居民委员会选举的迅速展开主要是政府统一布置的结果。居民对居委会选举的民主热情远较村民冷淡,但居委会选举却依然能获得高达80%、90%以上的投票率和几乎完美的组织意图实现率。本文想要追问的就是这“两高”的实现逻辑。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高投票率是动员的结果。但是,具体的动员机制和结构为何?它又是如何达到结果的“完美性”的?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居委会、积极分子又分别充当了什么样角色?其内在动机为何?如果我们将居民委员会选举视为一种新的制度实践,它对社区的治理会起到何种作用? 2009是上海居委会换届选举年。我们对上海X区13个街道13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选举跟踪观察,并对另外30个居委会选举日的投票情况进行了观察和问卷调查。同时,我以楼组长的身份参加了我所住社区的选举。本文主要以此次参与式调查为主,并参照其他的观察,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问题:居委会选举中的“积极分子”及其相关研究 居委会选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何以在居民对选举普遍冷漠的情况下选举却能普遍获得高参选率。研究者认为奥秘在于以“积极分子”为核心的动员机制。“积极分子国家利用动员手段强行驱动社会积极分子Vogel,1965)。、党员等居民代表。这一群体之所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是因为他们在选举中的重要作用。我的学生一进入现场就发现了这一特殊人群,以至于此后的讨论中几乎言必称楼组长。他们发现选举实有赖于他们出力甚多。他们“以志愿服务者的身份,深入各楼栋家户,向居民展开动员与游说” (耿曙,2008,515)。刘春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