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操作规程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操作规程 有机热载体炉投用前必须经安装验收合格,领取锅炉使用登记证,操作人员持有《热载体炉司炉操作证》,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严防事故发生。 一、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一〉点火前的内外部检查 1、新装移装大修、长期停炉的热载体炉应检查集箱、管子内无杂物,人孔、手孔等所有门孔使用的填料符合热载体炉介质要求,并都已密闭,耐火砖墙及炉烘无裂纹和严重结焦。2、燃烧通风设备检查无异常。燃煤热载体炉炉排变速机械试车正常,炉排转动灵活,各风室及烟道完好,内无杂物,烟道挡板和看火门,人孔门等开关灵活。燃油燃气热载体炉的燃烧系统各零部件完好,无泄漏,过滤器经拆洗无杂质残渣等。 3、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的检查; 压力表存液弯管前端的针形阀或截止阀处全开状态。压力表精度、量程、表盘符合要求,在校验期内,(每半年校验一次),无压力时指针回到零位。 液位计放液管阀门处关闭状态,放液管已接通储液罐。 安全阀在校验期内(每年校验一次),安全阀、爆破片下截止阀门打开。 温度计及自动记录已校验合格,超温和超压报警、自动保护装置已投入,电气控制盘各接点无异常。 新装或炉墙大修的锅炉应进行烘炉,除去炉墙和灰缝中水份,避免正式运行时炉墙开裂、变形、倒塌;新装或受压元件大修后的锅炉应进行煮炉,以除去铁锈、油污和其他杂质,使受热面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烘煮炉应在锅炉及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并经液压试验合格,各管道阀门、热工仪表均已安装就位和调试合格,冷态试运转完毕,符合要求后进行。烘煮炉按热载体炉使用说明书要求并注意: 1、烘炉:有机热载体炉因结构型式不同,炉墙有重型、轻型之分,烘炉方式与一般工业锅炉相同,轻型炉先在锅内注入软水或清水,再在炉排中间放上木柴,点燃后用小火烘烤,烟道挡板开启1/3左右,让烟气缓慢流动,2天后可添少量煤,增加通风,使锅内水轻微沸腾。用炉膛烟温控制升温速度,重型炉墙升温≤20/天,轻型炉墙升温≤50/天,后期烟温重型炉墙不超过200,轻型炉墙不超过160,火焰不能时断时续,尽量保持各部位温差较小,膨胀均匀。烘炉后炉墙不出现裂纹和变形,炉排上方或燃烧器上方1.5~2米处的耐火砖与红砖T字交叉缝中灰浆各取50克化验,含水率低于25%为合格。 2、煮炉:(也可用清洗油(YD-5)直接煮炉) 煮炉可在烘炉后期进行,以缩短时间和节约燃料。煮炉常用磷酸三纳(Na3Po42O)和氢氧化纳(NaOH),加药量根据污染程度不同,一般各种药以2-5Kg/t水范围配制成溶液后加入锅内煮沸1-2天。 煮沸1-2天后 ,待炉水自然冷却至于70以下时,从排污阀中排出,并用清水冲洗,将锅内沉积物和各种杂质冲洗干净。如锅内壁无油垢、金属表面无锈斑则合格,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进行第二次煮炉。煮炉合格冲洗干净后,再用压缩空气将锅内水分吹干。 煮炉过程中,应检查各温度显示和记录仪表、报警及联锁装置在热态时的动作是否准确。 1.热载体取样化验确认; 2、装油: 3、冷油循环: 1、拆卸清洗过滤器:冷油循环结束后,过滤器应拆卸彻底清扫。 (一)点火操作步骤 1、开启循环泵,使热载体循环,开泵前应先将油泵冷却水接通,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2、打开高位膨胀槽上和系统最高点上的放空气管排汽阀。 3、按不同的燃烧设备,用木柴或其它易燃物点火,严禁用汽油或其他挥发性强的易燃物引火。 点火操作: 〈2〉点燃引火物,缓慢转动炉排,将火送到距煤闸板1-1.5米后停止炉排转动。 〈3〉当前烘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调整煤层闸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缓慢转动炉排,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接近零,以加快燃烧。 〈4〉当燃烧的随煤炉排转动至第二、三、四各风门处时,适当开该处风门,使燃烧继续。 〈5〉当底火铺满炉排后,适当加厚煤层,相应加大风量、维持炉膛 负压2-3毫米水柱,达到正常燃烧。 〈二〉升温和升温曲线: 为保护设备和热载体,不因升温过快而造成热膨胀不均匀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避免局部受热不均引起热载体过热分解、结焦和水份突然蒸发而使热载体冲出导致超压爆炸事故的发生,升温过程要遵循“一慢二停”原则,(按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升温度曲线升温)一慢即升温速度要慢,二停即在95℃~110℃和210℃~230℃两个温度段要停止升温,维持这个温度一段时间。升温要点: 1、冷炉点火后,控制升温速度10/时,直到90~95。2、95~110范围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份和热载体炉所含微量水,,该阶段视脱水情况,升温速度控制在0-5/时。当高位槽放空管处排汽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震动加剧,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须停止升温保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打开炉门等减弱燃烧。这个阶段时间长短视系统内残存水份的多少和热载体质量不同而不同,短 3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