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下期高二第2周周考 历 史 试 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造成北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 B.将领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C.封建专制下,皇帝严禁兵将关系过密 D.统治者将兵将分开管理 2.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正确的有(  ) ①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 ②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③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 ④造成了财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④经济停滞不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史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5.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作用是(  )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6.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7.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形成“保兵知警守”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更戍法 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的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10.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请看下面两幅图片,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青苗法,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二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数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三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发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然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6分)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绝望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困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