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调查病害现场,了解病害发生情况、病害现场环境变化情况及栽培管理情况,作出初步判断; 二是观察症状、检查病原物及剖析寄主组织,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 三是进行治疗诊断或专项检测。在经过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对怀疑因素进行人工诱发,专项化验或利用指示植物检测,确定病原。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 (1)大面积同时发生,田间分布比较均匀,但受地形、地势影响; (2)没有病征; (3)田间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没有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没有传染性; (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采取适当措施,可使病状恢复正常。 2.传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 这类病害都具有传染性,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呈分散状分布,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即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的发展过程。有的病害在田间扩展还与某些昆虫有联系。 (1)真菌性病害的初步诊断 真菌性病害大多数在病部都有明显的病征,如各种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小颗粒、菌核及菌索等。因此,在诊断时,可用扩大镜观察病原物,或挑取病原物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病原物的种类。但要区别是真正的致病菌还是腐生菌,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选择新鲜的病斑进行保湿培养,待新鲜病斑长出病原物再制片镜检。 (2)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细菌性病害的病状有斑点、腐烂、萎蔫、溃疡及畸形等,共同的特点是病部有细菌菌脓溢出表面,干后成黄色胶粒状物或灰白色菌膜。 病组织中含有大量细菌,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菌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 另外,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相似症状,剖视病组织,也可以帮助诊断,如番茄萎蔫症状,病茎维管束变褐色的是真菌性枯萎病,用手挤压病茎横切面,有乳白色粘液渗出的是细菌性青枯病。如瓜类腐烂病,病组织带有恶臭味是细菌性软腐病;没有臭味,但伴有白色绵腐状物的是瓜类疫病。 (3)病毒病害的诊断 植物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是花叶、黄化、矮化、皱缩、畸形,没有病征。有的病毒病的寄主细胞内经显微镜观察或经染色观察可以看到内含体。 此外,病毒病害还有如下特点: ①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 ②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 ③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症状随温度变化有隐症现象。 (4)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 常见病状:虫瘿、根结、肿块、茎叶畸形、扭曲及植株衰弱黄化,似缺肥状。 切开虫瘿、根结及根组织,用扩大镜可以看到线虫虫体。 桃取线虫制片,可在显微镜下进一步鉴定种类。 (5)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诊断 (6)柯赫氏法则 柯赫氏法则是世界上公认的确定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必须完成的操作规程,它分四步: ①病原物必须在发病部位,并与症状密切相关; ②必须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获得该病原物,并进行纯化培养; ③将纯化培养的病原物接种到同种植物的健株上,产生与原来相同的症状; ④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获得与原接种完全一致的病原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