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人教版必修三)辩析.ppt

第2课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人教版必修三)辩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 * 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 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拓展 木 火 土 金 水 方位 东 南 中 西 北 颜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夏的最后一月) 汉代画像砖上的 “伏羲氏和八卦” 五行说 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准,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 4、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评价 1、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并付诸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应当鼓励思想争鸣; 3、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三纲五常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积极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为尊儒,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于是所有其他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他也都会吸取。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 大量启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上: 儒家垄断中央、地方教育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规定 “五经”,设立五经博士 (2)中央设立太学,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矩,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各郡县设立学校,初 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 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五经书影 讲经图 古代的太学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愿陛下兴太学,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