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短路径问题赛比题目
2011年CUDA校园编程竞赛指定题目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Shortest Path Problem)是经典图论问题之一,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工程意义。从学术角度来说,图灵奖得主EdsgerDijkstra针对该问题的一系列工作是现代算法研究的起点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成为计算机科学家武器库中的基本装备。从工程意义上讲,最短路径问题是对大量工程问题的直观抽象。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导航,我们在谷歌地图上寻找驾车路径时,显然就是要找到一条物理距离最短或者行驶时间最短的路线。此外,机器人路径规划、集成电路布线、计算机网络路由等应用都需要寻找最短路径。因此,今年我们选择该问题作为CUDA校园编程竞赛指定题目。最短路径问题是在图(graph)的概念上定义的。这里的“图”服从图论中的定义,但是不需要学习图论也可以理解其概念。一个图由节点(vertex或者node)集合和边(edge或者arc)集合组成,图1是一个例子。其中,标有数字的圆圈是节点,分别具有编号0到5,即节点0到节点5一共六个。两个节点之间可以由一条边连接,由相应节点标志,例如图1中连接节点0和1的边可以记作(0,1)。边可以有方向或无方向,本次竞赛中只考虑有方向的边,因此图1中的边都有箭头。这时可以一条边(i,j)是由节点i指向节点j,当然反过来也行,相应的图被称为有向图。每条边上一般可以有一个权重,表示某种属性,图1里面每条边旁边的数字就是相应权重。对本次竞赛而言,可以把权重理解为相应节点之间的真实物理距离,因此权重是大于0的实数。图1. 图及其节点和边在一个图里面,从某一节点i开始,经由一系列边可以到达某个节点k,则ik称为一条路径(path),该路径的长度是所有经过的边上的权重之和。如果从某一节点出发,能够找到至少一条去往其它任何节点的路径,则该图是连通的,本次竞赛只考虑连通图。连通图中的任意两个节点i和j之间一般来说存在多条路径,最短路径问题就是找到其中最短的一条。注意节点和边可以形成环路(cycle),但是环路不影响最短路径,因为在边的权重大于0的情况下,经过环路的路径只会更长。对于图论问题和最短路径的教科书很多,最详尽但是有一定深度的是由Thomas H. Cormen、Charles E. Leiserson、Ronald L. Rivest和 Clifford Stein撰写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即《算法导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1 functionDijkstra(Graph, source): 2 for each vertex v in Graph: // Initializations 3 dist[v] := infinity ; // Unknown distance function from source to v 4 previous[v] := undefined ; // Previous node in optimal path from source 5 end for ; 6 dist[source] := 0 ; // Distance from source to source 7 Q := the set of all nodes in Graph ;// All nodes in the graph are unoptimized - thus are in Q 8 whileQis not empty: // The main loop 9 u := vertex in Q with smallest dist[] ;10 ifdist[u] = infinity:11 break ;// all remaining vertices are inaccessible from source12 end if ;13 remove u from Q ;14 for each neighbor v of u: // where v has not yet been removed from Q.15 alt :=dist[u] + dist_between(u, v) ;16 ifaltdist[v]: // Relax (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六年级古练诗习题.doc
- 最新六级英语频高词组2011版.doc
- 最新刑八试题道附答案.doc
- 最新刑八试题附道答案 .doc
- 深化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doc
- 最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选精2篇.doc
- 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doc
- 最新初中化学重点难点很全很精.doc
- 最新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教册案.doc
- 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