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23331-2009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改进
介绍内容
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2
7
MSE QWS EMS三个标准的对比
管理标准模式及其逻辑关系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1、我国能源状况:
1)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足,淡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2)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由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加快,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大幅上升,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为7.7%,再一次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地球上矿物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它终有一天会趋于枯竭。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3)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两高一低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4)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偏高,并且还呈现出不合理的快速上升趋势。据2010年3月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根据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总份额达到15.6%,日本为15.4%,工业生产总值首度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据保守估计中国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品生产国。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5)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从国际经验看: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费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进口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2、节能的动因已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转向世界环保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签署。成为减排、保护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共同措施。
开发利用和不加限制地消耗大量的煤和石油等燃料,还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诱发温室效应、酸雨,引起疾病、农业减产等严重问题,极大地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对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3、低碳经济的驱动1)低碳经济的概念:原则、途径、手段、目的、作法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2)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3)发展历史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法.ppt.ppt VIP
- 公关语言学幻灯片.ppt VIP
- 2019版最新18项护理核心制度.docx VIP
- GPS静态网的布设.ppt VIP
- DB32T 2887-2016 曳引电梯钢丝绳电磁检测方法 .pdf VIP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数据挖掘教案.doc
- DB42T 2390-2025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