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文献资源与安徽地域文化建设探析
地方文献资源与安徽地域文化建设探析
杨 勤
(安徽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通过对安徽地方文献资源与安徽地域文化介绍,论述地方文献资源在安徽地域文化建设、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二者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关系。针对新形势下如何通过进一步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促进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进步,进而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献; 地域文化; 共建共享; 文化产业
中图法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local documents resource and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Anhui
Yang Qin
(Anhui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library , Anhui Hefei , 230011 ,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local documents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Anhui,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states that the local documents plays a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in Anhui,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With respect to how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documents,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build up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author proposes his suggestions.
Keyword: local documents; regional culture; sharing and co-construction;
culture industry
地方文献是一定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1]。它是这个地区社会、人文长期发展进步的积累,也是地域文化的缩影和积淀。安徽地方文献即是指有关本区域的一切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史志、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等,皖籍近代以前的许多先人著述,其内容可能与本地无关,但其由于历史的沉淀已成为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也属于此范畴。丰富的地方文献映衬着灿烂的地域文化,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定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2]。由此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本地域的发展和进步。安徽的历史人文孕育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不断发展,催生出丰富的地方文献,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在保存、传承并繁荣发展安徽地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卷帙浩繁的安徽地方文献与渊源流长的安徽地域文化
安徽襟江带淮,处南北之交,历代先贤在此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从先秦哲学、汉代经学,到宋明理学、清代的朴学,学人辈出,着术如林;从《老子》、《庄子》、《淮南子》,到近世的皖人先贤著述,荦荦大端,蔚然成派。素有“文献之邦”的安徽原徽州的徽州文献更是汗牛充栋,“见诸着录的著作总数在7000种以上,现存世的约3000种,《中国家谱联合目录》着录有徽州家谱700余种” [3]。此外,还有 “徽州文书”不少于50万份[4]”。引领明清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派,在“法唐宋百家,倡古文义法”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桐城文学撰述、渊源考》之撰述考收录自归有光至近代桐城籍著述人238人,著述2370种。在数千年的的历史发展中,皖籍学人著述浩如烟海。61年版《安徽文献书目》一书收录了从春秋到近代皖籍1700余人的4000余种著述,皖学界前辈蒋元卿的《皖人书目》一书更是通过大量的提要钩玄,收录皖籍6600余人的17000种著述,进一步凸显了安徽地方文献的盛况。
丰富的地方文献,映射着灿烂的地域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安徽由于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三大地域文化圈:“淮何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5] “淮何文化”发端于淮河流域,老庄哲学、管子学术、建安文学、魏晋玄学铸就淮文化的精髓,从老庄、三曹、嵇康到孙家鼐、刘开渠等,人文荟萃,艺文纷呈,淮河文化源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语境中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doc
-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
-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
- 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初探.doc
- 地下室卷材防水方案.doc
- 地下室及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方案.doc
- 地下室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方案.doc
-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 地下室顶板裂缝处理专项方案.doc
-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