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融合的车牌字符识别.doc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特征融合的车牌字符识别

基于组合特征的车牌字符识别 路小波 凌小静 刘 斌 (东南大学教育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6) 摘要 提出了基于Zernike矩和小波变换特征相结合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利用Zernike矩描述字符全局特征,小波变换系数描述字符细节特征,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车牌字符分类。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组合了两种特征优点的方法实用有效,识别效果优于两种特征独立使用的情况。 关键词 车牌字符识别 Zernike矩 特征提取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 520.604 License Plate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Combined Features Lu Xiaobo Ling Xiaojing Liu B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nd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license plate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Zernike moment and wavelet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Key words license plate character recognition Zernike moment 1 引 言 车牌自动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 2 Zernike矩特征提取 2.1 图像的Zernike矩 n阶的Zernike多项式定义为在极坐标系中,的函数[7]: (1) 式中:为两个字符样本特征元素之间的差异, 表1 训练样本集 字符 0 1 2 3 4 5 6 7 8 9 数量 66 52 61 77 36 40 51 53 49 64 输出层10个节点,经试验,取隐层节点数为16,训练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字符特征 参考文献 [1] Paolo Comelli. Optical recognition of motor vehicle license plat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1995, 44(4): 790-799. [2] Takashi Naito. Robust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passing vehicles under outside environment [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00, 49(6): 2309-2319. 作者简介 路小 1965年7月出生 工学博士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仪器与测试技术 道路交通图像处理与识别 视频交通信息检测技术等。 E-mail:xblu@ 注: 1 所有正文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2 每页44行,每行两栏,每栏22个字; 3 公式如例文中公式(1)所示,要求清晰可见; 4 图如例文中图1所示,要求清晰可分辨,图中英文 译为中文; 5 表如例文中表1所示,要求为三线表,可添加必要 辅助线,但不可出现竖线; 6 文章包含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 .e du. cn 2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5号黑正体,居中 5号楷体,居中 小5号宋体,居中 小5号宋体 5号楷体,居中 小 小5号黑体 小 小5号宋体 小 小5号宋体 小5 4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5号正体,居中 小5号斜体,居中,下空一行 5号正体 小5 小4号黑体,顶格,上下各空一行 小5 5号黑体,顶格 小5 小5号黑体,居中 小5 小5号宋体,居中 小5 5号黑体,缩进2个字,上下各空一行 小5 小5号宋体,居中 小5 5号黑体,缩进2个字,上下各空一行 小5 4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5号黑正体,居中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