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2013春季学期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一、基础数据
井深:
2000+学号末两位×10m。例如:学号为214140001512,则井深=2000+12×10=2120m。
油层静压:
给定地层压力系数为1.0MPa/100m,即油层静压=井深/100×1.0MPa。
例如:井深为2120m,则油层静压=2120/100×1.0=21.2MPa
套管内径:0.124m
油层温度:90℃
恒温层温度:16℃
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
油相对密度:0.84
气相对密度:0.76
水相对密度:1.0
油饱和压力:10MPa
含水率:0.4
套压:0.5MPa
油压:1MPa
生产气油比:50m3/m3
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
原井底流压(测试点):
井深×0.05+2,例如:井深为2120m,则测试点流压为2120×0.05+2=12.6MPa
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
电机额定功率:37KW
配产量:50t/d
泵径:44mm
冲程:3m
冲次;6rpm
沉没压力:3MPa
抽油杆:D级杆,使用系数=0.8,杆径19mm,抽油杆质量2.3kg/m
二、计算步骤及评分标准
1、基础数据计算与分析(10分)
根据学号计算井深和油层静压,根据给定基础数据分析该井采油工程的特点。
2、画IPR曲线(10分)
采油指数计算;
画出IPR曲线;
利用IPR曲线,由给定的配产量计算对应的井底流压。
3、采油工程参数计算 (20分)
若下泵深度为1500米,杆柱设计采用单级杆,其基本参数已给出,计算悬点最大、最小载荷计算、抽油杆应力范围比,并评价此抽油杆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4、抽油机校核计算(20分)
说明给定抽油机型号的参数,计算设计中产生的最大扭矩和理论需要电机功率,并与给定抽油机型号参数进行对比,判断此抽油机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5、增产措施计算(20分)
由于油藏渗透率较低,需要对储层进行水力压裂,已知施工排量2方/分,裂缝高度15米,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设计的压裂裂缝总长度为400米,试用吉尔兹玛公式计算所需的施工时间;如果平均砂液比为30%(支撑剂体积/压裂液体积),计算相应的支撑剂体积和压裂液体积。
6、注水措施建议(10分)
由于储层能量不足,需要采用注水方式补充地层能量,为了保护储层,请对注水措施提出建议(包括水质要求、水质处理、注入过程、与地层配伍性、五敏分析等)。
7、书写格式(10分)
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页面A4型号,报告为封面、目录、设计详细内容
封面上写明课程名称、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
目录列出正文中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
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无段前段后,内容要有主要计算公式,体现数据代入的计算过程,逻辑性强,具有一定分析和认识。
特别提醒:
1、井深和静压的计算与在正文中的引用出现矛盾时,该课程设计直接判定为“0分”;
2、井深与静压与本人学号不对应按“0”分处理;
3、所用基本参数不是给定值时按“0”分处理;
4、只抄相关理论方法并没有代入数值,即便最后给出计算结果,也按“0”分处理;
5、发现雷同设计时按“0”分处理;
6、与本课程设计所要求内容不相关的报告按“0”分处理。
三、课程设计相关理论方法
特别说明:
一、以下理论与方法并不是课程设计中都涉及的内容,尤其是井筒流体参数的计算、井筒压力温度分布、下泵深度计算、泵出口压力计算等在设计中并没有要求,但在采油工程中它们属于基本的计算,提供给各位作为学习参考。
二、课程设计要求中关于水力压裂计算和注水工艺要求的理论依据这里没有给出,请参考教材或者课件。
本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计算,让学生了解有杆抽油生产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思路。
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
1.1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原理
有杆抽油系统包括油层,井筒流体、油管、抽油杆、泵、抽油机、电动机、地面出油管线直到油气分离器。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就是选择合理的机,杆,泵,管以及相应的抽汲参数,目的是挖掘油井潜力,使生产压力差合理,抽油设备工作安全、高效及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井口回压基本保持不变,可取为常数。它与出油管线的长度、分离器的入口压力有关,此处取。
抽油井井底流压为向上为多相管流,至泵下压力降至泵的沉没压力(或吸入口压力),抽油泵为增压设备,故泵出口压力增至,称为泵的排出口压力.在向上,为抽油杆油管间的环空流动.至井口,压力降至井口回压。
(1)设计内容
对刚转为有杆泵抽油的井和少量需调整抽油机机型的有杆抽油井可初选抽油机机型。对大部分有杆抽油油井。抽油机不变,为己知。对于某一抽油机型号,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