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课件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万重山漫想课件要点

漫想:字面理解是“不受约束的想”,“随便的想”之意,但从课题来看,它不等于“乱想”、“瞎想”,它受着“过万重山”的限制 《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竹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穿过三峡,触景生情,开始漫想; 思考1: 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之下开始漫想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 船过三峡,收住漫想,回到现实。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思考2: 找出文中说明作者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思考3: 通读全文,划出漫想的内容。 ②什么时候;交通工具 ③舆论阻力;想些什么 ④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个”;未来的人们如何看待现在的我们 ①物质方面 → 原始的简陋的独木舟。 思考: 作者想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可能面临哪些困难? ②舆论方面 → 面临形形色色的舆论阻力。 ③知识方面 → 认识的局限,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因而带有极大的冒险性。 知难而进的精神 人类战胜自然的无穷力量 1、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 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睨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作者借此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范围极为高远 比喻,将抽象的“历史”比作具体的“飞鸟”;从思路上转入对人类历史上更多的“第一个”的漫想 3、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 三峡:象征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 第一个:象征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 通过“漫想”,热情讴歌了知难而进、感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4、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曾经感到的喜悦:历尽艰险,穿过三峡 未曾感到的喜悦:古人未曾经历的、今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所带来的喜悦。 有相通,也有超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三峡风光优美,却充满风险,象征了我们祖国建设之路的艰险;作者通过“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并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祖国建设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