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历史上三大超级通货膨胀 一、德国1921~1923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时,德国物价已较1913年上涨了117%;战后物价上涨速率加快,次年物价上涨了247%,是4年大战期间总涨幅的1.5倍。一年后又大涨约11倍。1921年11月价格开始步入疯狂的攀升阶段,1922年批发物价指数为45205,是1913年物价的448倍。1922年后,螺旋式上升进入加速阶段,至1923年底物价指数已高达约143万亿,是战前物价的1.4万亿倍多。战后5年物价上涨了66亿倍。 美元与马克的比率,1921年1月为1∶64,到1923年11月已经崩溃为1∶4.2万亿。 德国恶性通胀期间,顾客进酒吧都一次叫两瓶啤酒,因为担心一瓶还未喝完,啤酒又涨价了。有人用手推车装了钱准备买食品,给小偷盯上了,小偷趁他不注意时把钱丢在地上,推着车子跑了。 德国恶性通胀的原因:1、最根本的原因是纸币超量发行。 2、直接诱因有二:一是战争创伤和支付巨额赔款;二是鲁尔工业区战后被法国和比利时占领。3、国际收支逆差与马克投机。4、预算赤字。1919~1922年政府收入仅占支出的30-44%,1923年更剧减至10%。政府服务的增加主要靠印钞来维持。 二、中国1945~1949 中国的物价在抗日战争最初2年处于小幅爬升阶段,1938年后涨幅加大,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进一步加快,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物价指数为8640000,是战前物价的86400倍。 1946年后12月,物价指数为681600,较上年涨6.7倍。1947年物价上涨速度成倍提高,年底物价指数比上年上涨13.76倍。1948年,物价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止,至8月19日,物价指数已达564570000,比1947年底上涨了55.1倍。 1948年8月19日,政府实行金圆券改革,但很快宣告失败,于是物价上涨更为疯狂,已由以前每月上涨、每周上涨变为天天上涨甚至一天数涨,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物价已达天文数字,折合成法币为36366×10的11次方,即3636万亿,约为战前1936年物价的34万亿余倍。战后物价指数如从1945年底算起,至1949年5月,4年5个月共上涨了约411亿倍。可谓刷新了人类物价史。 100元法币在抗日战争前(1937年6月)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只能买2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每斤16两),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中国恶性通胀的原因:1、财政赤字巨大,完全由发行纸币来弥补。抗战胜利后,国家百废待兴,政府支出有增无减;特别是在内战爆发后,军费支出猛增,财政赤字更为严重。为筹措军政费用,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更多地倾向于向国家银行垫款,1945年银行垫款占全部支出的66.8%,1946年占57%,1947年占67.2%。为应付政府垫款,中央银行便不得不大量增发纸币。2、内战的影响 由内战而引发的军费膨胀是政府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 3、疯狂的投机活动 当人们感到通货膨胀时,会出现一个由货币到商品的运动,即人们不愿意留钱贬值,而愿意立刻变钱为货,留货保值。投机是通货膨胀的孪生物,通货膨胀越是恶化,投机越是疯狂。投机活动越强,则货币的流通速度越高;货币流通速度越高,则象征有效游资的数量越大,投机活动越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投机力量中,还包括一部分无投机之心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囤货行为,与其说是投机,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为了保值、图存。 三、 津巴布韦2001~?2001年,津巴布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首次跃上100%,达到112.1%。2002年通胀率为198.93%;2003年通胀率为598.75%;2004年通胀率为132.75%;2005年通胀率为585.84%。2006年,津巴布韦通胀率首次突破1000%,达到1281.11%。2007年,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飞涨至66212.3% 2008年1月,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首次突破100 000%,达到100 580.2%。2008年3月,津巴布韦通胀率为355 000%。5月通胀率可能为2 000 000%,6月通胀率可能为15 000 000%,7月通胀率估计为40 000 000——50 000 000%。 2009年2月,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10亿。 津元的变迁: 1980年,独立后的津巴布韦确立了自己的货币“元”,最初设立的津元比美元值钱,1980年3月,官方汇率设定为1美元=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