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治防(你好名老中医堂)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防治近年来,我国居民糖尿病肥胖症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和肥胖症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那么糖尿病和肥胖症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
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早在2000余年前,《黄帝内经》已有对消渴病病因、病机、治疗的论述。糖尿病是古籍医书有迹可查的古老病种之一,古代医家在长期的诊疗实践当中,总结出了一整套详细而全面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 —— 五脏虚弱 —— 肾阴亏损 —— 阴虚火旺 ——灼伤津液 —— 消渴。
2、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醇酒 —— 损伤脾胃-—— 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 ——化燥伤津,消谷耗液 —— 消渴。
3、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刺激 —— 气机郁结 —— 郁久化火—— 火热炽盛 ——灼伤肺、胃、肾之阴 —— 消渴。
4、劳欲过度
房劳太过—— 损伤肾精 —— 虚火内生 —— 灼伤津液 —— 消渴。
二、病 机
总病机:阴虚燥热
病位:肺、胃、肾
病变: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病久入络,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密切相关。
病机转化(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肺痨
肝肾阴亏,耳目失养——视朦、耳聋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
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 神昏或昏迷、死亡。
中医治疗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很早便对消渴一症具有了明确的认识及记载:如《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 :“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等。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三多一少)。古人所认识的消渴一症与现代糖尿病典型症状基本一致。
古人根据消渴“三多”的主要临床表现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别涉及肺、胃、肾三个脏腑,从而逐渐形成了“三消”理论。
上消
肺热津伤
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中消
胃热炽盛
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下消
肾阴亏虚
症状:尿频尿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阴阳两虚
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通过对中草药对血糖的影响的研究,以下几种常见中药具有降血糖作用:
1、人参 2、黄芪 3、生地黄、熟地黄 4、玄参 5、黄精 6、枸杞子 7、地骨皮 8、葛根 9、黄连
肥胖症的防治
中医认为:肥胖病是指因嗜食肥甘, 喜静少动, 脾失健运, 痰湿脂膏积聚, 导致形体发胖, 超乎常人, 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肥胖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 实者主责之痰, 虚者主责之脾。所谓“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瘀”是其邪实的一面, 根本原因在于气虚, 阳气不运, 病位在脾。说: “肥人多痰而经阻, 气不运也。”
症的病因病机
《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肥胖病的病机是“肝虚、肾虚、脾虚, 令人体重烦冤”。
病理机制:人体阳气虚弱, 气化失职, 脏腑功能失调,运化疏泄乏力, 气机郁滞, 升降失司, 血行失畅,脂浊痰湿堆积体内。
肥胖病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阳气亏虚, 无法气化而造成脂浊痰湿蓄积。
脏腑功能失调, 尤其是脾胃功能失调, 可导致脂膏水湿无以运化、排泄、转输, 从而停积为脂浊痰湿, 形体发肥而身重; 肝肾阴虚, 阳亢则火热内生, 影响肝之疏泄、肾之开合气化, 使脂浊痰湿之邪停积于体内, 并与火热胶结, 发为肥胖。型
古中医分类:《灵枢·卫气失常》把肥胖病者分为“ 脂人”“ 膏人”“ 肉人”等 3 种类型。
现代肥胖症分类:按临床辨证分为脾虚湿盛、胃湿热阻、肝郁气滞、痰湿内盛、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阴虚内热 7 种类型。
日本肥胖气血津液理论分类:将肥胖症分为水肥和血肥两型。
水肥型表现为色白、多汗、下肢浮肿等症;
血肥表现为口唇、齿龈、爪甲色紫, 下腹压痛, 女性易伴痛经和经量异常等。
肥胖症中药治疗原则:
1.化湿。用于脾虚湿聚之证, 代表方为二术四苓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年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同步检测 2(带答案).docx VIP
- 数据治理概论课件:数据治理工具.pptx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04G323-2 图集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工作级别A4、A5).pdf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公开课课件.pptx
- 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pptx VIP
- 惯性器件原理课件.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pptx VIP
-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莫桑比克考察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