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8讲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提升).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8讲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提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8讲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提升)

解析 材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没有分清外来文明,认为西方国家人民残忍,而加以反抗,体现出在中国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中国民众思想落后,很难接受和理解外来文明,而对其敌视排斥,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故B项错误;“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发生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故C项错误;基督教的反动本质体现在其传教活动是伴随着西方的大炮和商品而来的,具有很大的侵略性和隐蔽性,但题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角度三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 地位和影响 [备考分析] 近几年高考多以图片、表格、文字史料为载体,考查对辛亥革命特点、结果及影响的理解和评价,特别是突出考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与三民主义相结合,对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等进行分析与评价;运用多种史观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来分析辛亥革命的地位和影响等。 [答题要语]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完成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 2.在政治形态和体制上,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到“共和国家”的转变;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并举,中国政治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3.在新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的创立上,辛亥革命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 4.在政党政治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资产阶级政党的形式组织领导的革命,自此,中国的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 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三民主义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三大矛盾的初步认识和集中反映,是近代文明的中国化,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和任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革命纲领,但也受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具有不彻底性。 7.文化生活方面,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取消“大人”“老爷”等称谓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高考调研] 1.(2015·浙江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解析 刘邦主张“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巩固刘氏天下的专制统治,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避免帝制的复辟。A项传统社会指封建社会,与题干不符。C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15·广东梅州模拟)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C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题干强调的是“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角度四 深度理解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走什么路”、 “举什么旗”的问题 [备考分析] 列强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与旗帜。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原因,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内、国共关系、民族矛盾中的重大事件。 [答题要语] 1.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是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 2.国民大革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奠定了革命继续发展的基础。 3.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逐步走向成熟。 5.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